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     
年代法案内容
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
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
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
1685年采用断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就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
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987年,拜占庭皇帝以将自己妹妹安娜嫁与罗斯君主弗拉基米尔为附加条件换取了军事援助,后又提出履行婚约的前提是弗拉基米尔必须与其臣民一同接受洗礼。随后罗斯成为东正教国家。这说明(     
A.东欧国家之间战争口益频繁B.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世界宗教格局发生根本变化D.拜占庭文明影响罗斯国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2024-06-03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书云观与观象监是明、清藩属国朝鲜李朝的司天机构,李朝政府屡派天文官赴北京学习天文历法、购置天文书籍和观测仪象,形成“赴燕官”制度。由此可知(     
A.宗藩体制下朝鲜李朝对中国政治认同B.中国天文学向东亚周边国家广泛传播
C.朝鲜积极向外学习促进本国经济发限D.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长期领先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后期,基督教会的宗教法理不再坚持以前的“以劳为本”的立场,他们开始把买卖所得到的利润与高利贷所得到的利润区分开来,把付出劳动、时间所得到的金钱与没有付出劳动、时间所得到的金钱区分开来。基督教的这一做法(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现状B.阻碍了自治城市的发展
C.加速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D.促进了世俗王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彼时有个西欧人到西班牙学习,学成回国后,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当时西欧人都认为他在那儿遇到了魔鬼。阿拉伯人的书,经常是西方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在中世纪很长时间里都是这样。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B.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D.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法王腓力四世(1268—1314)于1301年将法国大主教以叛国罪投入监狱;1303年,又派人攻入教皇住所,将教皇凌辱殴打一顿,致使其几周后便死去。1305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一名法国主教当上教皇,取名克雷芒五世。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君主借助宗教改革加强王权B.王权与教权的斗争开始出现
C.世俗权力打击和利用了教权D.教会势力已被王权彻底击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1-13世纪,西欧的许多城市通过武装斗争或赎买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市民阶层取得了自由和独立的地位,城市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王权的强化与国家的统一。据此推知,西欧城市自治(     
A.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B.为议会制出现奠定基础
C.确立了王权专制统治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政权机构完善,在哈里发以下设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地方行政方面,全国分为9省(后来改为5省),行省总督称艾米尔,由哈里发任命,掌全省军政大权,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另有税务官掌全省的税收,直接对哈里发负责。行省的宗教首领由总督或地方法官兼任。大法官通常从宗教学者中选拔,除办理案件外,还负责管理宗教基金及孤寡的财产等工作。

——摘编自赵永伦《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初探》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在中亚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权,实行顺之则抚逆之则灭的政策。布哈拉女王哈吐思就是阿拉伯人武力扶持的一个政治傀儡。阿拉伯人在征服过程中,每征服一地,就以原有的城市作为统治据点,然后以部落为单位将阿拉伯人分别安置在各个城区内,这些阿拉伯人既占有土地,还可领取丰厚的年金。屈底波征服中亚地区以后,以武力为后盾,命令河中地区居民让出一半房屋给迁入中亚的阿拉伯人定居。他把布哈拉城划分为阿拉伯区和布哈拉居民区。阿拉伯人极力维护中亚地主贵族德赫干的利益,拉拢这些地主贵族为阿拉伯人服务。阿拔斯王朝为了巩固在中亚的统治,又鉴于中亚当地贵族是推翻倭马亚王朝的同盟者,决定让这些贵族参政。从曼苏尔到哈伦·拉斯德时期,河中各地区基本上由当地封建贵族,主要是出身于中亚古老文化中心巴里黑的巴尔马克家族和萨曼家族出任宰相(瓦齐)进行管理、

——摘编自[英]穆尔《阿拉伯帝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阿拉伯帝国的国家机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对中亚的统治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拜占庭文明与拉丁文明都植根于基督教文化,但是在多年的战争与交涉中,拜占庭帝国吸取了外来的东方思想和审美原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拜占庭文明。这集中体现出拜占庭文明的特征是(     
A.独特的地中海海洋性B.复古情怀
C.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兼容并包
2024-05-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