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论述题

14—15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人口死亡过半,生产停滞,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英法之间爆发 了百年战争,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衰落论”侧重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以繁荣稳定的中世纪盛期为参照,强调中世纪晚期与中世纪盛期的联系与差异。另一方面,14—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推   动了文艺复兴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思想解放。15世纪前后,西欧国   家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转型论”侧重探讨“危机” 的结果和影响,强调西欧中世纪晚期与近代历史的联系,认为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的近代化转型。

总之,历史解释的角度、标准各有不同,有主观性,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促使史学界开始将“中世纪晚期危机”作为重要研究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欧洲建筑风格经历了从罗马式向哥特式的演变。罗马式建筑因采用典型的古罗马时期的拱券结构而得名,盛行于1112世纪。其建筑结构坚固厚实、四平八稳,强调整齐壮观和粗犷有力,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方面,是教会权威的体现。外部没有装饰。是看上去十分简朴的乡村艺术表现形式。哥特式建筑是从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1314世纪成熟并盛行于欧洲。它以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窗、轻盈纤巧的飞扶壁、玲珑剔透的雕塑和色彩斑斓的教堂内观为主要特征,集中于城市的哥特式建筑,兼有世俗性与宗教性、理性与非理性、神秘主义与自然主义等多重因素。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等

材料二   中古时期的欧洲文明是由不同区域构成的多中心的区域文明,它的形成具有断裂和整合的特征。中世纪的欧洲文明是由基督宗教这个各区域文明的同质、核心元素和各地域的异质元素组成。欧洲中世纪不是黑暗时期,也并非科技荒芜或一无是处的时代。中世纪是由古代通往近代的桥梁,它对于古代希腊、罗马等欧洲文明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赵建敏《天主教研究论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并就此谈谈你对中古时期欧洲建筑风格演变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欧洲中世纪不是黑暗时代”的表现。
2024-04-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法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节录)

时间重要事件
1380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家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
1539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正式法令,要求王国内所有判决、任命、契约乃至遗嘱都只能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
1549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发表了《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
1714《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此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
1791以杜梅尔格为首的革命者成立了“法语爱好者协会”。他们认为,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据汤晓燕《1619世纪法语作为民族语言地位的变化》等整编

材料三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从“二元政治格局”走向“一元政治格局”的表现。
(2)“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语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建交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2024-03-30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锦山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4 . 社会变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西欧封建社会来说,14世纪简直是一个灾难的世纪。首先是饥荒的打击。1343年在奥地利发生的饥荒,以及从1351年开始在法兰西发生的几次饥荒,使人们受到猛烈的打击。地震更以一种无法预测和预防的力量打击着人们。而最可怕的还要算是黑死病的袭击,它像一个铁面杀手一样残酷无情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在无法预测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本身也并不团结,不时地发生摩擦和斗争,例如英法之间发生的百年战争(13371453)。

1415世纪,是旧时代走向衰落的时期,从旧时代的衰落中己可隐约窥见到新时代的曙光。这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当封建制机体内部已开始了质变的过程以后,再加上14世纪出现的种种外力作用的打击,西欧封建社会就无可挽救地走向衰落了。

——整编自司美丽《连接世界的纽带——新航路》

材料二   1642年;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代。这一年伽利略去世,英国科学家牛顿诞生。如果说伽利略的科学发现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引导人们进入近代科学,那么牛顿则对前人的科学发现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完成了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知识体系……在力学上贡献最大的则是他构建起了一个物质世界的普遍的力学体系,把科学革命推向了新的高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摘编自马克毒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等

材料三   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主张开明君主制。认为在一个良好开明君主的治理下,能够实现所向往的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可能实现的自由、权利与幸福,启蒙泰斗伏尔泰(16941778)便是典型。在他的心目中,这种开明君主政治制度就是英国式的政体。君主的权利被约束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以免出现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利,以免造成无政府状态。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样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利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束缚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导致西欧封建社会衰落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西欧经济领域出现“新时代的曙光”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结合所学,分析科学革命对后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谈谈你对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的认识。
2024-04-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它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堕落的海

“在这千年之中,人类的意识处于梦寐或半睡醒状态”,有史家认为这一时期是“黑暗的时代”,地中海成为“堕落的海”。

材料一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公元600年的欧洲和公元1000年或1400年的欧洲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朱迪斯·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图A                                                                                                                        图B   层层分封的等级秩序


      
               图C     教皇为查理曼大帝加冕                                图D   英国贵族市民代表开会
(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联系史实谈谈你对“堕落的海”的认识。

贸易的海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丝国”(古罗马称中国为“赛里斯”,意思是产丝的地方),并且对丝的生产进行了种种猜测和想象。

材料三   赛里斯人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老普林尼《自然史》(作者为1世纪博物学家)

材料四   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赛里斯人制造了于冬夏咸宜的小笼来饲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的足上的细丝。

——包撒尼雅斯《希腊志》(作者为2世纪学者)


(2)材料中两位作者对丝绸来源的认识有何不同?推测两位作者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

结语

“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地中海是世界的心脏,中圈、印度没有分事海洋所赋予的文明而被合理排除于世界之外。”

——黑格尔《历史哲学》


(3)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黑格尔观点的认识。
2023-11-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城市是一卷厚重的历史册页,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据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据【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城市发展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2021-05-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