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在此之后,人文主义的思想家们面对东方的阿拉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特别是面对重新发现的光辉灿烂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对公元6世纪以来中世纪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满,把占居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经院文化,特别是它的粗陋的语言风格和僵化的逻辑形式斥为“野蛮的”,相反却十分崇尚典雅富丽的古典文风,把古人奉为权威,崇拜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天主教会奉行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扼杀异端的做法,更使他们把中世纪视为一片黑暗。

——田薇《关于中世纪的“误解”和“正名”》

史料二   在整个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思想的统治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加上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形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宗教纷争。在封建社会内部,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外,还存在着教徒与非教徒之间,拉丁语系和条顿语系之间,君主和教皇之间,僧侣与平民之间以及天上与人间,肉体与灵魂,国内法与世界法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史学观点通常把这段历史当成是一段黑暗时代,是历史的倒退。

——肖雷《中世纪——黑暗时代?》

史料三   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博爱”观念在理论上(在实际上受很多局限)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耶稣的殉难,以及他在殉难时对迫害他、杀死他的人的宽恕,成为所谓“博爱”精神的象征。“博爱”精神既为信徒追求大的超越、神圣,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提供了舞台,也为信徒践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守则。基督教出现之后,千百年来折磨人、迫害人、摧残人、杀戮人的许多暴虐传统,才遭遇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的反对、谴责和抵制,以对苦难的同情为内容的人道主义才开始流行。它广泛分布的教会组织,对中世纪动荡、战乱的欧洲社会秩序的重建,对于无数穷人苦难的减缓,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侯建新《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

史料四   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如果基督教消失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消失。

——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


(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中世纪社会黑暗的表现,并分析造成这种黑暗的原因。
(2)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基督教对欧洲的影响。
2023-04-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中世纪时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中,成为维护个人自由和尊严的价值理论基础,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一拍即合。这现象说明(     
A.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B.宗教观影响个人权利观
C.基督教会权威不断下降D.罗马法渗透到宗教世界
3 . “在罗马帝国的旧址上,取而代之的是拜占庭、伊斯兰和西方基督教三个各具特色的文明,后来,它们分别走上独自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一些西方学者倾向于贬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但此后几百年西方世界一直生活在君士坦丁堡和麦加的阴影之中,直到现在学者们才开始充分认识到拜占庭和伊斯兰文明所取得的价值。鉴于这样一种悲哀的相仇的历史,我们最好回顾一下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拜占庭:从完全有形的方面看,7-11世纪拜占庭帝国一直是抵抗伊斯兰教扩张的一道屏障,从而有助于西方保持独立。在文化领域我们也受益良多,拜占庭学者协助保存了古希腊的学问。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拜占庭学者帮助把柏拉图的著作介绍给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拜占庭帝国的艺术对西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几乎是照搬拜占庭风格而建成。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译:《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领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他的出现是中世纪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主要内容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各项自由、各种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特权等等。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授权”的法律,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基础,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拜占庭继承并发展“古典文化”的代表性成就,并阐释西方是如何“受惠”于拜占庭的?
(2)中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很多进步因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此时西欧出现的推动社会转型的“进步因素”。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作用。
2024-05-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普遍认为财富只是维持“生存”的手段,追求财富遭到鄙视,禁止放贷收取利息。11世纪后,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兴起,财富成为价值增殖的资本,城市市民法认定放高利贷并非对社会的罪过。以上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的复兴和发展B.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展开
C.教会特权遭到挑战D.王权与市民阶层的联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教化一词意指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传统教化不同于当代道德教育,其作为法律中重要的一部分,源生于道德,升华于法律,在通过法律控制社会秩序的古代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之中,从社会法学派的角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本质代表着所在社会的本质。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却成就于中国的千秋万代。反观这一现象,可看出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

——摘编自乔冠文《孔子教化的法思想价值探析》

材料二:由于外族的入侵和自身的腐朽堕落,罗马帝国后期国力极其衰落,帝国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开始违背其制定的法律。这时,教会经常起到维护法律的作用。

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权力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基督教对法律的极度重视。为了保持教会的独立,就必须限制国王的权力,法律理成章地成为规约王权最有效且最有力的“杀手铜”。

随着日耳曼族的大举入侵,当他们用野蛮的手段毁灭古罗马文明的时候,基督教会则以一个捍卫者的身份出现,把残留的古罗马法治思想的火种保留了下来。罗素说:“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

——摘编自靳浩辉《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会维护法律的行为所产生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上阿拉伯文化及其它一些技术逐渐传入西欧,城市要求有自己的文化教育,市民便冲破基督教会的束缚,在城市创立了世俗学校。这些学校有手工业者联合创办的行会学校,也有商人联合会创办的基尔特学校。此后,大学在各地普遍发展,到150年,全欧已有大学65所。学习研究的科目已不限于神学,还开设了法学、医学、文学等。讲学的不单是僧侣,也有了世俗学者教授。尽管后来教会极端仇视和害怕世俗学校的发展,竭力夺取大学的领导权,在世俗大学加强了神学课,但脱离神学的法学、医学等课程终于保存下来,使许多大学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世俗文化的摇篮。

——摘编自李勤章村《中古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所谓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更是对个人本位和人性的复兴。这就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14、15世纪,意大利中北部城市。文艺复兴就实质而言显然是一次新兴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和要求自我意识的运动。作为建立在对希腊和古罗马文学研究基础上的一项教育纲领,人文主义包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关注的主要是人和人性,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才能的展示,而不是神和信仰,正好与处于上升时期市民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追求和要求不谋而合……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了打破思想禁锢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摘编自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大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1-04-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