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公元633年,自阿拉伯半岛北部各部落迁往埃及的阿拉伯人就达1.2万人,在埃及的阿拉伯驻军和随军家属也有4万人之多。到750年,仅移民到埃及的阿拉伯盖斯族人就达到了3000户。这一现象(     
A.促进了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B.是阿拉伯人军事扩张的产物
C.中断了埃及的社会发展进程D.是伊斯兰教不断传播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30年代,奥斯曼帝国彻底废除封邑制,全面实行包税制。1858年,奥斯曼帝国颁布《农业法》,农民租种国有土地的经营自主权明显扩大,直至获得所租种的国有土地的交易权,地权的非国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一做法(     
A.抛弃了生产资料的国有制B.旨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C.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D.使农奴获得了自耕农身份
2024-01-09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派人到君士坦丁堡搜求古籍。把大量希腊罗马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后来传入中世纪欧洲,使欧洲人重新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接受了阿拉伯人的自由思想。据此可知,阿拉伯人的翻译活动(     
A.利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展B.推动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
C.深受希腊文化中心东移的影响D.得益于拜占庭帝国被军事征服
4 . 在阿拉伯帝国,遍布各地的清真寺的附设学校,也被用作图书收藏所,除此还有社会各阶层捐资兴建的图书馆。许多哈里发派遣使者到希腊等地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致力于欧亚文化的融合B.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C.改变了武力扩张的政策D.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中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9世纪,一位阿拉伯学者写道:“印度的文献被翻译,希腊人的智慧也被译了出来,还有波斯的文学,也翻译了”“这让一些作品增色不少”。由此可知,当时(     
A.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广大B.阿拉伯文化源自于希腊文化
C.西亚地区是世界文化中心D.阿拉伯人成为文化交流桥梁
2023-07-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建立后,设立驿站、疏浚河道、修筑桥梁维修大道以及完善相应的服务设施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保障,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大道与境外商道相连,构成了帝国进行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商道网络。从7世纪起,水稻、高粱、棉花等大批农作物新品种相继被引入帝国,纺织、制革和金属加工成为最主要的城市手工业部门,其中纺织业是帝国最发达的手工业。阿拉伯帝国还控制了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的西段,这条商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开辟出许多通向印度、里海、黑海地区的商道。在帝国最强盛时期的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唐帝国连成一片,东西方的国际贸易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摘编自戴小江《阿拉伯啼国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唐代后期,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遍布西北地区,当时稀缺的香料、珠宝和药材等均是通过西北丝路进入各大城市的,西北地区的丝路贸易异常繁荣。唐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贸易活动的开展,减少货币兑换阻力,将白银以商品的形式加入折价交易中,西北地区的各级政府也因丝路贸易的繁荣而增加了白银收入,白银在西北丝路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唐政府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很多交通驿站,将该地区的各个城市联系起来,形成了诸多贸易交易点,为西域商人提供了优厚的贸易条件和保障。唐朝还利用强大的国力与西域诸国签订有关贸易往来的契约文书,制定商品交换准则。

——摘编自吴丽敏《唐代丝绸之路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政府为保障西北丝路贸易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西北贸易的影响。
2023-07-1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1000年、1900年到2000年世界10个最大城市的人口(单位:百万)

公元1000年

1900年

2000年

城市

人口

城市

人口

城市

人口

科尔多瓦

0.45

伦敦

6.5

东京

26.4

开封

0.40

纽约

4.2

墨西哥城

18.1

康斯坦丁堡

0.30

巴黎

3.3

孟买

18.1

昊哥

0.20

柏林

2.7

圣保罗

17.8

京都

0.18

芝加哥

1.7

纽约

16.6

开罗

0.14

维也纳

1.7

拉各斯

13.4

巴格达

0.13

东京

1.5

洛杉矶

13.1

尼沙普尔

0.13

圣彼德堡

1.4

加尔各答

12.9

哈萨

0.11

曼彻斯特

1.4

上海

12.9

0.10

费城

1.4

布宜诺斯艾利斯

12.6

——摘编自曹建云《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注:1000年相关城市的说明:科尔多瓦位于西班牙南部,当时为阿拉伯世界最强盛王朝的首都;康斯坦丁堡即君士坦丁堡;尼沙普尔位于伊朗东北部;哈萨位于阿拉伯海湾地区,其地的盖尔哈港为当时东方商船转换商货的中心;安尼华达位于印度。1900年:圣彼德堡即圣彼得堡。2000年:圣保罗位于巴西;拉各斯位于西非尼日利亚;加尔各答位于印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历史知识,围绕“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自拟论题并进行阑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07-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9—13世纪,在自称为智慧之城的巴格达,学者们翻译并研究了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著作,以及波斯和印度的科学论著,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这些翻译和研究活动的历史作用是(     
A.创造了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B.开创了西方史学的叙事体撰史体裁
C.促进文化交流并发展阿拉伯文化D.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亚欧商贸
9 . 有学者认为:“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化,基本上是希腊化的阿拉马文化和伊朗文化,在哈里发政府的保护下发展起来,而且是借阿拉伯语表达出来的……西亚的地中海文化的统一性,在这种新文化里,已登峰造极了。”该学者强调阿拉伯文化(     
A.具有独立发展的特点B.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C.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成为文明传播的媒介
10 . 公元8世纪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翻译运动进入黄金时代。翻译家用阿拉伯文翻译了大量希腊、波斯的自然科学及医学著作,并详加批注和解释。这一举措(     
A.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B.促进了东西方生产方式变革
C.缓和了阿拉伯内部矛盾D.改善了帝国与邻国间的关系
2023-07-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