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船只出洋贸易。同一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立足,经营从印度经澳门到日本的三角贸易,把在广州购买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盈利。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圆转运来换取中国商人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尼后,又占据了台湾南部,把中国商人载运到那里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换取白银。因此,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纺织品,随同欧洲的商品一起被运到广州,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被载运到马尼拉,然后经那里转运到拉美、欧洲等地,形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李金明《月港开禁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结合所学的中外知识,对“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东西方贸易”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态史观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   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由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倡导,梅倬忠夫试图将世界划分为两类地区,然后从生态条件的差异解释其文明发展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据称,生态史观在日本学术界被誉为战后各国思想界相继提出的最重要的世界史模式之一。实际上,就其基本观点来看,只是传统的地理环境学说的继续,有着明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倾向。

—— 节选自《360百科生态史观》


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围绕“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03-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导致下面图文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②中国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④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使世界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探险船队1492年起航之前,不仅是美洲大陆不为外界所知,中国和欧洲相互之间也了解甚少。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烟草、马铃薯、火鸡从美洲大陆传入欧洲,欧洲人则带着小麦、马匹和麻疹来到美洲。除了白银,欧洲人从美洲带来的农作物(土豆、番薯和玉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新闻晚报《“哥伦布大交换”如何改变地球》

材料二   19世纪末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大事年表:20世纪十大经济(据中国新闻社《迎接新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哥伦布大交换”是如何改变地球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2020-02-2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背景相同B.多元文明格局的形成
C.文化相互交融D.欧洲殖民扩张的结果
7 .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西、葡两国划分殖民扩张的范围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宗教D.巴西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8 .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下列史实能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是
①美洲成为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   ②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③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更多人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你有何看法?
2020-02-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变革,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国民发奋的主题,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雷海宗先生把中国历史以383年的淝水之战为界分作两大周:第一周,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周,是北方各种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

                                        ——据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

材料二   日本学者认为唐宋发生了重大变革: 贵族政治的衰颓和独裁的兴起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 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贵族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式的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此。

——据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三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据王根蓓 陈雷译 马格努松著《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四   新民取义于《大学》中革新民习的传统思想。梁启超通过它表述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塑造新民、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社会理想。梁启超由热衷政体转型转而致力于国民人格的铸造 ,希望通过维新一国之民来推动社会诸方面的变革。

——据孟昭红《新国家与新国民——梁启超新民理论述评》


请回答:
(1)雷海宗的历史分期依据是什么?这种分期法突出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括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说的理由并结合自己的知识举出与之相关的重要史实。
(3)材料三,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怎样看待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这两种思想反映了欧洲什么样的社会变革?
(4)据材料四,梁启超为推动社会变革先后作了哪些努力?谈谈你对新国民与近代化的关系的认识?
2020-02-0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十校2013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