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世纪初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将这些东西用在他们的宗教仪式和庆典中。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文化带来了美洲社会转型B.物品交流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三角贸易改变美洲的社会生活D.欧洲与美洲文化互相影响吸收
4 . 当时的欧洲,大量肉类需用香料进行保存,而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在印度价格不到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已经是印度的50倍。此现象可用于说明(     
A.东西方贸易往来频繁B.西欧发生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的迫切性D.欧洲人饮食丰富多元
5 . 西班牙殖民者确立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后,先捣毁印第安人的偶像,摧毁神庙,然后也像在西班牙社区那样,在印第安文明的废墟上广建教堂、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教原住民学习西班牙语,传授他们诸如木工、园艺和建造堤坝等知识。这反映出(     
A.殖民统治助推了西方文化的扩张B.教会成为殖民统治机构的重要支柱
C.传播宗教是欧洲殖民的主要目的D.移植本国制度是殖民者的通用手段
6 . 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A.宗教传播B.商业利益C.殖民扩张D.探索新知
昨日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的正反面同时刻画了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如下表)这可用来说明(       
出处碑文
正面(1866年西班牙人建造)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的船队)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港口。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反面(1951年菲律宾政府建造)1521年4月27日,(马克坦岛首长)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A.立场不同影响史学研究视角B.麦哲伦远航目的的多元性
C.大众认知常与历史事实相悖D.多种叙述可确认历史事实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下表为16—17世纪欧洲成立的部分机构,据表可知,该时期(       

成立时间

机构名称

经营业务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

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

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

1602年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金融股票

1609年

阿姆斯特丹银行

货币兑换、存款、贷款、转账等金融服务

A.价格革命瓦解封建制度B.出现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C.荷兰商业地位受到挑战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9 . “同质世”指的是同质化的过程,也就是将不具有相似性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整齐划一的混合品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些生物学家指出“哥伦布的航行标志着一个新的生物纪元——同质世的开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区域间物种交流的加速
C.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D.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加剧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要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霪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