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取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的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2)哥伦布西行路线及目的地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当时,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追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事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句话的理解。
2021-04-19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古代文明与人类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主要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09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测试卷 01(期末好题重组卷)【测试范围:纲要下全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不发达,各文明之间往往还隔着广大的空间。道路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中国造纸术发明于汉代,西传开始于751年怛罗斯战役,从中亚地区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而传到莫斯科,则已经是16世纪晚期了。

材料三   不同时期人类认知中的世界地图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丹维尔1761年图与贝海姆1492年图相比的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1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记》: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材料二中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怎样的?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2023-08-15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新航路开辟专项测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50年之后的300年间,西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农业社会,但它的商业已经非常活跃,其制造业也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政府权力扩展,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西方社会知识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各个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50年后300年间西方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国富论》一书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在工厂,经理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进行监督。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厂生产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年)

美国

联邦德国

农业

1950

12.2%

23.2%

1990

2.8%

5.1%

工业

1950

34.7%

42.2%

1990

25.8%

40.5%

服务业

1950

48.9%

42.4%

1990

71.4%

54.4%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0—1990年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概况及其原因。
2023-09-16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这些决定了西方航海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注视和对抗的表现。

9 .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图中上方题诗“无数铃声通过碛(沙漠)应驼白练(丝绸)到安西”,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历史景象的追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航海家利用“帆船”完成了哪一历史壮举?指出完成这一壮举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15世纪帆船”相比,“19世纪汽轮”有何显著进步?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图1   15世纪前欧洲人改进的能抗风浪的多桅帆船


图2   1512年波兰制图师绘制的地图,这张图上,日本在墨西哥以西不远


图3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4   十字标尺,航海者可以确定纬度


(1)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简述15—17世纪欧洲人探索海洋,使全球海路大通的历程。
(2)运用上面图片及文字信息,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及影响。(要求:按照因果关系、逻辑清晰)
2020-02-17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练习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