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中叶,时势变易,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城邦罗马凭借强大的军队统一了意大利,后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早期对外扩张的胜利为罗马日后由巩固边疆到蚕食外部世界埋下了伏笔。“帝国主义思想几乎影响到罗马人生活的每个地方,从政府、社会到文艺领域”。对西部地中海的征服是罗马迈向世界帝国的重要一步,而对希腊诸城邦的压制,昭示着罗马帝国的基本形成。随着对小亚细亚、色雷斯以及西班牙的征服,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便屹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罗马开始收获战争种下的“庄稼”了。

——摘编自汪诗明《罗马对外扩张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在持全球史观的中外学者中,他们认为世界史并非是各国各地区历史的简单罗列或综合,而是一个持续变化发展的整体,其中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碰撞和相互影响在各个时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1500年以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五百年间,世界各文明间产生了广泛的联系。

——摘编自徐洛《从全球视角观察人类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对外扩张的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收获战争种下的“庄稼”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期世界各文明间产生广泛联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1-04-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下图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


材料二   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6世纪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它就不断地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延伸和发展。从18世纪最后的30年到19世纪初,欧洲国家和美国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这对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幼文、金芳著《世界经济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022-07-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代西安府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生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1)哥伦布非常熟悉《马可·波罗行纪》,材料一的描述对哥伦布产生了什么影响?
(2)500年前,哥伦布执意要冒险西航探寻通往东方新航路。根据材料二,哥伦布远航的动机是什么?其动机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
(3)哥伦布的远航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
2023-08-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收心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科技革命,并指出两次革命中最突出标志。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5 . 阅读材料

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类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一:下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本次世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域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同时,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三:世界人口15-19世纪早期变化比例

地区或国家140016001800
印度74145180
欧洲528914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6010492
拉丁美洲361019

材料四: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发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在“发现”之后,与传统的印度洋贸易齐头并进的新兴贸易路线?
(3)结合材料三、四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发现”的影响。
2023-04-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多样,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帝国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有计划地统一开辟边境的自由贸易区,大力扶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和过境贸易。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经由这里运往西方,而西欧的毛织品等也借道转运到中亚等地,帝国则从转口贸易中获利。对外贸易活跃促进了国内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生产专门化的发展。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和繁荣的国内外贸易给帝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国库充盈,财政富裕。当时帝国的繁荣也恰好在国库的盈余中反映出来。同时,政府还在许多重要的商贸路线上派有重兵,意在保护帝国内的商贸路线,其目的在于增加关税收入。

——摘编自李仲生《世界人口经济史》

材料二: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奥斯曼帝国崛起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024-05-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十三四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白银资本》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开展了以“三角贸易”为特征的西方疲民掠夺。欧美商人将廉价①运到非洲换取②,再将换取来的②运到类洲卖掉,然后从矣洲购回生产原料③,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如此的循环贸易活动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1)根据材料说出十三四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你对三角贸易的了解,描述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3个贸易航路的主要内容。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2019-07-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8 . 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吴淞铁路上使用过的蒸汽机车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分别指什么具体事件?请从全球史观角度概况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简述工业革命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材料四中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什么?它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2019-11-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份额

年份中国欧洲
182032.4%26.6%
189013.2%40.3%

(1)根据图一,指出中国、欧洲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比较图二、三,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3)根据表格,分析中国、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2018-04-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写出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依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75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750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3.2%28.1%34.2%53.2%61.3%62.0%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4-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