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

材料一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材料三   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是这个新生国家的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个新生国家的危机”是什么;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担忧”成为了现实。对这个新生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2023-12-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15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18501913年的西欧对外投资

材料三   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
2021-08-3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材料二   欧洲和亚洲之间很早就存在贸易往来,贸易性质只是部分商品和局部地区的互通有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15世纪以前,西欧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地中海商路到东方去。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这条商路。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奥斯曼土耳其人扩张过程关键事件年表

年份关键事件
1362年夺取亚德里亚堡,进而侵占马其顿平原
1384年攻占索菲亚,不久控制整个保加利亚
1389年科索沃战役中,土耳其人大败南斯拉夫人的军队,塞尔维亚帝国天亡
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
1516年占领叙利亚
1517年征服埃及

新航路开辟的重要事件

年份关键事件
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域
1441年葡萄牙人发现布朗角,探险队从非洲带回黑人奴隶
1488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导致新航路开辟”的观点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023-10-1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亚历山大东征和张骞通西域之前,就已存在着零星的东西方之间交通与交流的客观事实。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跨文化的交往中,尽管从西方到中国如此遥远,但连接中西的丝绸之路依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因此,丝绸之路正是“古典版全球化”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事业,推动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来临,其重要动力之一就源自破除丝绸之路的阻塞。面对丰厚的东方贸易利润与东方消费品诱惑,欧洲各国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扬帆,目的就是寻求一条不受意大利人控制,也避开阿拉伯人要挟的通往东方的道路,清除远东与西欧之间丝绸之路上的所有掮客。

——摘编自张国刚《“丝绸之路”与中国式“全球化”》等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当前的中国又逐渐相似于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过的、拥有广大人口与市场的繁荣时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拥有广阔潜力的全球市场。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对当代中国又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惯性。

——摘编自刘迎胜《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典版全球化”的特征,并简析中西间丝绸之路持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全球化来临的动力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2020-07-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三例,并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2023-04-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马第尔是一位与哥伦布同时代的西班牙贵族,下面是他写的三封信的节选。

第一封信:给波罗米奥的信(149351日)

几天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者,利哥尔(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他是从西方对跖地(指西半球)回来的。在去年,他为要发现这些地方,向我们王上请求帮助;经过波折,王上勉强同意拨给三只帆船,因为他所说的一切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诞无稽的。今天他返国了,带回很多宝贵东西的样品,尤其是在这些地方上所产生的黄金。

第二封信:给格拉那达大主教塔勒布尔的信(149421日)

国王和女王,在哥伦布完成光辉事业回到巴塞罗那之后,赏给他“海上提督”的称号,并当面赐予座位,以示对他卓越功勋的崇敬。今天,王上再派遣他统率十八只帆船队,到那些地方去了。这一行动可预示着西半球上的大发现。

第三封信:给庞逢尼·莱都的信(1494129日)

现在,西班牙的声威远播,把它的航治权、名誉和光荣延伸到辽远的对跖地了.其.中十二只帆船今天回来了,它们满载着木棉、大量染料木的块子以及很多别的宝贵东西,回到欧洲。他们说,他们在对跖地驶入了无数的岛屿丛中,在那里住着被称为食人者或加勒比人的野人,这些野人虽然完全赤身裸体,但在搏斗中都是十分好战而勇敢的。

——摘编自耿淡如、黄瑞章译注《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地理大发现的史料价值。
2020-12-23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7 . 国际关系体系在突破区域空间过程中向外扩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

表现

超级互动区的文明和国际体系

(公元1200年前以前)

一、东亚的文明与国际体系
二、中间地带的文明与国际体系
三、欧洲文明与国际体系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公元1200年—1500年)

一、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
二、农耕世界的反应
三、原始世界经济体系和大航海时代

全球国际体系的雏型

(公元1500年—1750年)

一、现代国家和现代国际体系的兴起
二、农耕帝国的鼎盛和游牧帝国的衰落
三、殖民体系的兴起和全球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

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

(公元1750年—1900年)

一、欧美革命与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二、工业化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
三、英国主导下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公元1200前的超级互动区指哪里?并简要概括这一时期超级互动区国际体系交往的表现?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国际体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体系形成的原因。
2023-09-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辣椒在中国

材料一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1493年,哥伦布把辣椒带回到了欧洲。1542年,葡萄牙人把辣椒带到了印度果阿,15-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主要有2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马六甲海峡传入广东和福建的港口,另一条是通过菲律宾传入福建泉州和浙江宁波。

——摘编自邹学校、朱凡《辣椒传入中国的途径与传播路径》

材料二   西班牙人及西班牙人开辟的盛极一时的从墨西哥—菲律宾—中国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在辣椒传入中国的问题上发挥着首要作用。从1565年到1815年的两个半世纪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当局每年都派遣14艘大帆船,来往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每年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在100万比索至400万比索之间,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等

材料三   几则关于辣椒在中国的记述

内容出处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燕闲清贯笺》(明·高濂,1591年)
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1765年)
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志》(清,1812年)

中国历史上很早形成偏重农业的生产传统和民艰于食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人对辛辣的偏嗜。辣椒在中国有“番椒”“海椒”“辣角”“辣虎”“辣子”等多种不同称谓,表明了其分布的地理与人文特征……辣椒在中华大地不均衡普及的过程,表明越是经济生活相对贫穷的地区,嗜辣程度越深。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食辣习俗广泛存在于西南以及两湖等地的农村与口岸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川菜、湘菜为代表的辣菜逐渐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习俗的沿海城市扎根……食辣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描述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过程。(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
2024-01-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贸易之变



图1

图2 1870年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图3 1913年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1)观察图1,你认为绘制者试图告诉我们什么?请为图1命制一个合适的名称。
(2)指出图2至图3反映出的世界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并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
2023-05-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材料二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
(2)提取材料二中有关非洲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要求: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清晰,表达成文)
2024-02-0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