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的最早驯化、驯养及使用发生在黑海、亚速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西南干旷草原。

★古代的马具会压迫马的气管,严重限制了马的应用。大概到了公元前1800年,有人将马运用于专门的轻型牵引中,并建造了尽可能轻型的马车,这就是战车的雏形。那些游牧骑士冲进底格里斯……一度到达埃及和印度。

★马匹最初由西班牙人引入美洲。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首次将马匹带至圣多明各。航行期间,他还率领250名弓弩手、110个火枪手、20名随从及15匹马,对古巴进行了征伐。

★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之时,奉命将马匹从牙买加带至秘鲁和厄瓜多尔,然后到智利,再到阿根廷。其他殖民者在对新大陆的远征中,携带的马匹数量也明显增加,最后一次竞达万匹。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印第安人也逐渐接受了马,并学会养马、骑马。

——据徐杨、张箭《马在美洲的传播初探》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马的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的传播对我们认识世界史的意义。
2024-03-3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2(广东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2 . 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3 . 为了探究新航路开辟后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某同学收集了如下四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闽书》记载:麦,有大麦,有小麦,有荞麦(秆红花白,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有纊麦(类麦而壳稍异,福州日米麦,泉州日蔚麦,兴化日積麦,福宁州日玉麦,惟擴为古名)。

——摘自郑伟等《玉米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明万历四年(1576)《云南通志》载:在姚安府、蒙化府、永昌府、鹤庆府、北胜州.、顺宁府条下均有“玉麦”的记载。

——摘自刘超建等《由外而内:回疆玉米种植问题的再探讨》

材料三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凉府志》载:“番麦,一名西天麦,苗叶如蜀袜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

——摘自刘超建等《由外而内:回疆玉米种植问题的再探讨》

材料四   一自珠崖到海滨,蔓山遍野总相因。托根得地能繁衍,结实随时任屈伸。甘比水芝堪佐酒,功逾山药可疗贫。南邦处处传佳种,荒歉常供世上人。

——清朝黄名香《咏金薯》

(备注:材料中的玉麦、番麦学者大都认为是玉米的代称,金薯是指红薯;万历,1573-1620在.

位;平凉位于今天甘肃省平凉市。)


(1)根据上述材料,推测玉米传入中国的可能性路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外,研究明清高产农作物的传播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12-2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也向很多国家的国王寻求过航海探险帮助,可是频遭拒绝。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着探险队丛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一座被群山和树林覆盖的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并宣布以西班牙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登陆岛屿后,自以为到达了印度群岛,他将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音同“印度人”)。哥伦布船队继续航行,先后到达古巴和海地,哥伦布在那里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黄金,满载黄金的船队随后返回了欧洲。

——摘编自吴春霞《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对美洲的征服与开发,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河南《嵩县志》记载∶“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同时,随着这些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

——摘编自蒋晚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1)概括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主观原因。
(2)简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事件(物)发生的时间无论是短还是长、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表10个重大历史事件(物)及所持续的时间,回答问题。
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
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
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
4.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
5.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
6.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
7.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
8.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
9.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
10.2001年,“9·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

——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


通过解读表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物(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烟草、棉花乃至后来的靛青曾为殖民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它们作为主要作物的时间并不长,是甘蔗拯救了西印度的种植园主们。

由于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尽管加勒比海地区的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欧洲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人们喝它容易引起饥饿。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17世纪,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逐渐替代相对昂贵得多的牛奶,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是因为这种茶比牛奶和麦芽都便宜,并且其中的糖分具有提神作用。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洲甘蔗的种植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蔗糖引入欧洲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