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瓜果,也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接近30种。

部分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简介

作物

简介

玉米

16世纪中后期,玉米的种植记载开始出现在甘肃《平凉府志》和云南《大理府志》等地方志中。早期“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平原地区居民仅在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以娱孩稚”;至清朝中后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

番薯

明嘉靖《云南通志》指出云南六府州均种植“红薯”;福建《闽小记》记载:“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明人苏琰《朱蓣疏》亦载:万历年间泉州出现饥荒,“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番茄

1613年山西《猗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

烟草

烟草传入之初主要作为药用,后成为大众嗜好品,迅速发展;17世纪80年代,福建地区的烟草种植“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及其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3 . 有学者指出:欧洲人之所以能够征服美洲,并非由于他们的军事天赋或者他们的宗教动机,也不是由于他们的野心或贪婪,他们征服美洲,靠的是发动人们始料未及的“生化战”。该学者旨在说明(     
A.病毒侵入加速了殖民扩张进程
B.军事征服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
C.殖民扩张对美洲具有双重影响
D.“生化战”导致印第安人种族灭绝
2023-04-17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图3)是1515年丢勒创作的木版画,其原型是一只从印度被运送给罗马教皇的军牛,这是欧洲自从罗马帝国以来第一只活的犀牛样本。而在意大利,人们正以极大热情发掘古罗马的建筑与雕像。古物的再现振奋人心,不过丢勒从未能亲眼目睹这头犀牛,因为它不久在意大利死于一次海难。由此可知(       

《丢勒的犀牛》

A.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B.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物种的灭绝
C.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相互影响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将自己本土的小麦带到北美殖民地进行培育。经过对小麦的数代改良,欧洲杂面的面包里也包含了白面的成分。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北美大陆的社会进步B.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C.改变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D.助推了欧洲饮食结构的改变
2022-11-14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哥伦布在1494年1月的报告中写道∶“如果移植在这里的少量葡萄藤会生长成熟得与种下的小麦一样快,那就可以相信这个地区不会缺乏安达鲁西亚和西西里所出产的一切,包括甘蔗。后者我们在这里也栽种了一些,也生长得很好。”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开启了殖民扩张B.丰富了原住民的物质生活
C.促进了物种交流D.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下跌
7 . 14--16世纪是欧洲名副其实的“香料时代”,“无论香料的到达如何迅速、频繁,也没有缺乏买主的风险",而17世纪后,香料失去了昔日的神秘色彩,"香料时代”走向终结。这是因为17世纪后
A.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B.欧洲完成了对香料的移植
C.威尼斯的香料垄断被打破D.欧亚直接贸易已广泛展开
8 . 在墨西哥城繁华的卡德纳斯大道“三文化”广场上,至今屹立一碑,碑文对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作如是评说:“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文明交融B.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
C.自由移民促进美洲发展D.人口迁移导致“人口置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