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大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追击匈奴的结果使汉帝国以一个巨大的楔形物插过中亚,于是中西方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中国丝织品是西方各地最为需要的,其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90%;剩下的10%包括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和牲高,来自罗马诸行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亚麻布、羊毛织品和黄金,其中黄金占首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章新旧大陆,对比分明

第二章大征服者与夺命疫病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梅毒现身:一页病史

第五章食物与人口

第六章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换

——摘编自【美】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并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财富流向

材料   史学界大都认同1500—1800年为世界历史上的“早期近代”。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繁多。按其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四类:黑奴;香料、饮料(包括咖啡、茶叶等)蔗糖、烟草;日常用品(包括毛皮、纺织品,染料、瓷器);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

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

1513-1780年欧洲从亚洲进口商品的构成(%)

商品名称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1513-15191608-16101619-16211778-17801668-16701758-1760
胡椒80.069.056.411.025.34.4
摩鹿加香料9.00.03
其他香料9.410.917.624.4
纺织品0.27.856.653.5
丁香0.07.7
其他1.44.69.99.017.54.5
纺织品和原丝16.132.7
咖啡和茶叶0.022.9
原丝0.612.3
茶叶0.0325.3

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单位:百万古尔登)

进口商品的来源英国法国荷兰总计各个进口来源占总数量之比(%)
西半球58.174.115.7147.931.4
亚洲24.59.62054.111.5
注:1古尔登=11.25英镑

——引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对施诚的这一判断加以论证。
(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500年前,世界各地的种族几乎是隔离的。殖民扩张后,非洲有了白种人,美洲则几乎集中了地球上所有的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及混血种人。伴随着人种混合的是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将他们圈养的各种家畜带到了美洲。喜爱果园的西班牙人还将种类繁多的水果引种到了美洲,如橄榄和葡萄。而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马铃薯、木薯、番茄、花生及可可等则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到18世纪,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取代欧亚大陆间的或地区间的奢侈品贸易,第一次国际分工基本形成: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居主导地位并倾其全力发展工业生产。种族灭绝、黑奴贸易和奴隶制是早期殖民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从一开始,西欧就“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的利益”,成为这场国际大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摘编自丁建定、刘波《世界通史·近代史卷》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观点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美洲国家的印第安人人口分布现状的说法有误的是
A.秘鲁——印第安人数量相对较少
B.海地——印第安人几乎难觅踪迹
C.美国——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
D.墨西哥——印第安人与其他族裔通婚形成混血人种
5 . 影响
(1)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死亡和________的解体。
(2)②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2-04-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前案)
6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7 . 下图反映了1650—1750年早期经济全球化。该图示最适宜用于研究
A.丝绸贸易的盛行B.世界白银的流通
C.三角航程的兴衰D.美洲物种的传播
2022-03-25更新 | 12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欧洲人来到新大陆后,由于对面包的需求量较大,而面粉运输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引入了旧大陆的农作物。这一叙述可用于解释
A.远洋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B.白人在美洲殖民扩张的动机
C.美洲单一农业结构的形成D.大麦、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后,主要由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人组成的海员们把几乎所有人类可居住的土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物交互网络。地球的海洋和沙漠不再能够把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域隔离开来。世界失去了生物边界,植物、动物和病菌可以迁移到任何生态条件允许它们传播的地方。它们迁移的速度、彻底性,往往取决于交通运输的技术和技能以及贸易、生产和政治的模式。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材料二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是稻、泰、稷、麦、菽、粟等五谷杂粮。这种作物结构,在美洲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引进和传播后,迅速发生了变化。玉米、番薯、马铃薯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的供应量,贫民多以之为食。盈余出售,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成为可用来交易的商品,并可将价格比较高的稻谷等粮食节省下来投入市场,用于出售或商品交换,客观上起了平抑粮价的作用,并促进了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的发展。而流民为此大量垦荒种植,对既往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尤以种植玉米者危害为重。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年以后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洲物种传人对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10 . 咖啡由原产地非洲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
时间传播过程
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
15世纪传播到欧洲
17世纪中叶后传播到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
据此可知
A.物种交流集中于彼此邻近地区B.物种交流提高了各地的抗饥荒能力
C.商贸活动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D.经济作物传播速度比农业作物要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