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是选自《意大利诗选》中彼特拉克写的一首诗(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A.人文主义者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赞美B.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对教权的猛烈批判
C.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不懈追求D.浪漫主义是知识分子感情抒发的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都是基督教徒,他们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封建教、俗等级制与特权制,阐扬基督教的传统美德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淫与堕落,借助上帝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这表明文艺复兴(     
A.仍属传统基督教文化的范畴B.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会
C.借助传统文化宣扬人文主义D.高度赞同基督教的神学文化
2023-06-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欧洲的市民和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苦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于是便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   林雪原《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其主张各有差异,如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之处,并简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4 . 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但是但丁曾宣称: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但丁意在(     
A.强调人生而平等B.反对禁欲主义C.批判宗教的腐朽D.肯定人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意大利的文化运动,其基本宗旨就是要复兴和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由此产生了一种热衷于荷马史诗、西塞罗文风和古典艺术风格的学术潮流,即后世所称的“人文主义”。事实上,“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充满了兴趣,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古典学术的研究,重现一种不同于沉闷压抑的中世纪文化的明朗欢愉的生活场景。这种主张“回到本源”的信而好古的研究风气,不仅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把眼光从虚无漂渺的天国转向了感性快乐的现实世界,而且也在庚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如圣经和早期教父著作)的热潮。这股释经热潮在北部欧洲的学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如果说文艺复兴主要是拉丁文化圈的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它的特点是要让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去迎合罗马教会和世俗社会的感性现实,那么宗教改革无疑是日耳曼文化圈的一场朴素无华的平民运动,它的特点则是要用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从15-16世纪的时代背景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一种新潮趋向,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时尚;宗教改革运动却是出于明显的保守动机,主张用早期教会的纯正信仰和圣洁道德来抵制当下的各种新潮事物。然而从长远的历史效果来看,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倡导了人性解放,繁荣了文学艺术,营造了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性辉煌,却并没有改变欧洲社会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在主观动机上非常保守,但是它所造成的客观效果却深远巨大,不仅促成了日耳曼语世界的异军突起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宪政民主的发展进程,酿成了近代欧洲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局。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6 . 下图所示为1483年至1508年创作的名画《岩间圣母》(局部)。画中圣母照看着几个正在嬉戏的孩子,流露出了一种幸福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景反映了
A.古代罗马文化的人文性B.德国宗教改革的新成果
C.对人间伦理感情的歌颂D.西方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7 . 14世纪以来,欧洲发现了“人”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020-08-14更新 | 446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中、师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178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両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旨在
A.反对封建等级制度B.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D.揭示人文主义的主题
10 . 在中世纪封建割据和教会的影响下,国家并无主权而言。而到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首先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政教分离、民族统一等主张。这些主张源于
A.主权国家的形成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底层民众的呼声D.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2020-01-13更新 | 13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