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采邑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是构成中世纪西欧封建制(或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基础和核心,它们好像是封建制这块硬币的正反两面,既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以土地为纽带的采邑分封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体现,而派生于采邑制的封君封臣制,决定了封君(封主)与封臣(附庸)之间的契约式主从关系。依据封君封臣制原则,封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有义务效忠封主,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密切了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一般来说,封君与封臣之间主从关系的缔结,为彰显其严肃性与神圣性,须经过一种程式化的臣服礼,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还须把手放在《圣经》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这样,君臣主从关系就正式确立了。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的演进与解体》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多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而在八世纪后期到十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组织了一场翻译并传播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等著作的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欧洲终于迎来了智慧之光,重新发现了灿烂的希腊文明。

——摘编自汤瑶、杜慧萍《阿拉伯文明对西欧封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出现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对历史进行分期,其目的就是使历史著作能如实地反映这种客观规律。我们对历文选行分期,首先就是要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这种“质变”。

西方学术界对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学术争呜

观点出处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卡尔·骨勒蒂的《通史概要》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折点《新剑桥近代史》
引起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兴起的“商业革命”是形成近代历史的主要因素
《世界近代史》(美国大学通用教科书)
1600年(15、16世纪之交)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卡尔·贝尔的《近代史》

——据高金玲《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争议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价值》整理

根据材料,自选一个维度,提出一个你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看法,并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认同材料某一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看法明确具体,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乔瓦尼认为,尽管在其他方面古代有优越于“我们”之处,但在信仰方面“我们”不会居于他们之下,因为古代人在异教的引领之下,必将走入歧途,而“我们”则沐浴着基督教的光芒。乔瓦尼的观点(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统治B.开启了宗教改革运动
C.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D.高扬了理性主义旗帜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但当时的戏剧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例如,在悲剧《奥瑞斯特斯·复仇神》中,女神雅典娜警醒人们切勿挑起公民之间的对立,导致城邦一再陷入内斗。在《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在公民大会议事时鲁莽成性,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

——根据王焕生等编译《古希腊悲喜剧全集》整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辉煌的文学形式是戏剧。它原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早期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至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也从教堂搬到剧场,并出现了职业演员。此后,剧场成为伦敦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剧院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历史剧和爱情剧取代圣经故事,成为主要题材。在当时戏剧首先属于商业行为,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次才是一种艺术形式,剧作家的初衷只是取悦于观众。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实行“湖广填四川”时,高腔、皮黄、梆子等戏曲声腔也随之入川。当时四川“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曳(弋)声曰高腔”。但随着移民后代的原籍意识逐渐消融,形成一个以高腔为主、五腔并存的大剧种——川剧。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川剧各戏班、剧团要求艺术革新的民主思想日益浓厚,兴起了以穿戴时装、演时事为特点的川剧时装新戏。抗战爆发后,川剧界编演了《枪毙韩复榘》等大量直接反映抗战事迹的时装新戏。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川剧舞台上总计演出过400多个时装新戏剧目,有力推动了川剧的变革。

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川剧院团本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川剧艺术的目的,免费将优秀剧目送到校园演出,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川剧表演、打击乐。不少学生看完戏后,对川剧产生了兴趣,感叹传统川剧的博大精深。各院团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川剧进社区活动,以名家名段演出惠民,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根据杜建华《川剧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戏剧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在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24-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3月抽样统测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人们认为游戏会使儿童堕落,对儿童的培养以唱赞美诗、祷告、熟悉基督教教义为主。14世纪的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反对严格拘束儿童行为的做法,建立了“孟都亚学校”,为儿童提供游戏与娱乐环境,鼓励儿童通过游戏活动来获取知识。这一理念(       

A.受到自由主义学说影响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考
C.反映人文主义教育思想D.顺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2024-03-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对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解读有误的是(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但丁《地狱》《炼狱》完成问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得七纪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A.城市商业发展,有利于赢得城市自治B.多国王权强化,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C.文艺作品问世,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D.11至15世纪,蕴含着社会转型趋势
2024-03-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诏令各地诸侯和教会归顺罗马教皇希尔维斯特及其后继者,并把“罗马城、全部意大利和帝国西部诸行省”都赠给了教皇,这一文件被称为《君士坦丁的赠礼》,教会强调该文件确立了其兼领西部帝国的合法性。然而15世纪一名叫瓦拉的教士凭借实证和历史语言的辨析,证明了这一文件系后世伪作。瓦拉对这一文献的考证反映了(     
A.进步人士反对宗教的立场B.抵制基督教的神学教条
C.王权加速民族国家的扩展D.人作为批判主体的尝试
2024-03-0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蒙田是 16 世纪欧洲的教育家,他奉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的绅士’”这一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判断力、健康的体魄和爱国的品质。他还要求学生学习多种课程,扩大知识领域。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启蒙运动推动教育发展
C.教育已摆脱宗教束缚D.工商业阶层的日益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484年意大利学者皮科在其文章中写道,上帝对人这样说:“我把你安置在这个世界的正中央,以使你尽力与更方便观察到这个世界的一切。你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与塑造者,应该用最能适合你自己的形式来构建自己。”这一言论(     
A.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B.借助神灵论证人的自由意志
C.否认了神学理论的合理性D.有助于世俗国家王权的兴起
10 . 【李大钊与史学研究】

材料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阅读材料,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材料中李大钊阐释的唯物史观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