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恩格斯称赞某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所说的“他”是指
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A.古罗马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2017-04-17更新 | 1734次组卷 | 20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提出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C.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D.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由今日观之(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王夫之“感于明学之极敝而生反动,欲挽明以返诸宋,而於张载之《正蒙》,特推尚焉。其治学方法,已渐开科学研究的精神”。“其言‘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以发现’,可谓发宋元以来所未发。”由此可见,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的依据。
(3)尽管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但其历史影响却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说明。
5 . 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此观点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2016-11-27更新 | 29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十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25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