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详细描述了巨人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及他对儿子庞大固埃的教育理念。高康大在包诺克拉特的教育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掌握许多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成为一个道德、知识、身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
A.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D.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10次组卷 | 49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下列属于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有
A.薄伽丘B.达·芬奇C.但丁D.凯恩斯
2021-08-1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B.化解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矛盾
C.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
2021-08-03更新 | 84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进入中世纪后,国家沦为上帝意志的体现……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即把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萌芽。马基雅维利将国家利益看作是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源泉;君主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任何手段;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可以说明手段正当,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理由”行事。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国家是人们自愿契约的结果,社会先于国家,高于国家,国家受社会的制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洛克和卢梭等人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说,主张凭天赋人权,经过订立契约而结成“市民社会”,从而赋予了社会前于或外于国家的身份或生命。这就意味着在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已经隐含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某种认识,从而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市民社会理论架构。

——王建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国家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观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之相关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些主要因素推动了现代国家内涵不断丰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史观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其最关键的突破在于从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广阔视野出发,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世界历史进程看成不同地区和文明在互动中日益结成一个世界性网络的发展过程。作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作,《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进程,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孙志伟《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书写》


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某历史时期史实,写一部体现唯物史观的该时期的简史。
2020-12-1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9 .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以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享乐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民生主义
2020-11-15更新 | 686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在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启蒙运动
2023-08-15更新 | 64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