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国斯特拉斯堡各类印刷出版物所占百分比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表明(     

宗教书籍

古典书籍(哲学、文学、艺术等)

其他(占星术、几何、代数等)

15世纪末

60%

10%

30%

16世纪初

27%

33%

40%

A.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薄B.古典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C.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D.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说;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早期的民本思想由此形成。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是通过家庭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系起来的,如果没有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就不能相连和发挥。

——摘编自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

材料二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世俗幸福和欲望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纵观西方文化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条线索贯穿着西方文化的始终。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本主义比较强调个人价值,奉行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视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际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任何人都没有驾驭和支配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陈新忠《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比较,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两者共同价值。
3 . 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提及:“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据此说明文艺复兴的文人
A.完全摆脱了封建神学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2021-04-21更新 | 590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 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旨在增强宗教信仰的纯洁性
6 .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以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享乐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民生主义
2020-11-15更新 | 68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被“逐级”解放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桂林中学高二上段考历史文试卷
9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0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
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
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