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革从各个方面对基督教构成强有力的冲击,迫使教会对这种冲击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反应。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批判专制传统阻碍社会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进程
C.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合法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独立宣言》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所有公民……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的差别外,没有其他差别。

——摘编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这几件事情综合在一起,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在解放,眼界在拓展;人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认识,都在发生与中世纪不同的根本性变化。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二者共同的思想主张。
(2)结合14-18世纪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说明。
2021-10-20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文艺复兴被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并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启蒙思想家们受其影响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艺复兴运动效法古典文化而热情讴歌的现世享乐,恰恰就是罗马教皇和有教养的主教们向往已久的;而人文主义者们所大力弘扬的人性之美,对于教会权威来说也无伤宏旨。因此,它充其量只是要抛弃基督教的那些早已形同虚设的崇高理想和禁欲主义,但是它并不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权威和现实统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A.教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与教会的思想主张一致D.思想解放披着宗教外衣
6 . 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
A.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B.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C.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D.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从稚嫩逐渐发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结合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三幅图反映了14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一作品的作者是谁?图一反映的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图二马丁·路德拉开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他否定教皇权威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4)图三人物代表作是什么?其著作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8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两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晚明,新的市民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下,李贽将真情感的抒发与深刻地揭露道学家们的极端虚伪性联系起来。……从李资生存的时代来看,晚明是资本主义萌芽初期,手工作坊不断出现,逐渐代替了自然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

——肖国华《李贽的儒学情结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充分肯定人性及人的感性欲求的合理性……他们认为,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这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的态度和行动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灵魂。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已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句名言。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材料三   尽管新文化运动深深受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影响,但它对中国后来的影响与文艺复兴运动带给西方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不是中国自己的传统精华,而是西方传统的内涵。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一儒家思想,在这场运动中反而被打倒了,至少说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减弱了。

——薛超良刘思悦《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贽思想主张产生的主要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10 . 思想史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导致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导致社会改革,西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迷信到理智,从奴役到自由,从特权到平等,从幻想到科学。今天世界最发达的西方七国(英美加法德意日)都是在这个历史前进运动中先后成长起来的。

——《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材料二   倘若作一个历史的平行比较的话,那么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比欧洲早了五百年,北宋年间的人文气象,与五百年后的意大利城邦十分相似,具有一种人的自我觉醒的品质,以及相应的人文关怀的自觉。……欧洲的文艺复兴非常迅速地产生出辉煌的文明成果,而工业文明又反过来推动和扩展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彼此相辅相存,互相激励又互相补充。相反,始于北宋年间的中国文艺复兴,非但没能得到文明化成果的支撑,反而受到非常惨烈的夹击,在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野蛮战争和僵硬的程朱理学教条的双重践踏底下,如同石缝里的小草般,气若游丝,时不时地艰难苟活于一息尚存的窘迫,

——李劼《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回眸和可能性空间》

材料三   2021世纪之交,以中国签署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参加WTO为标志,中西文化论争在理论上已经终结,中国政府承认现代文明的普世价值,并在道义上承担了使之在中国得到保障的义务,尽管把书面的东西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实际还非常艰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袁伟时《中西文化论争终结的内涵和意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核心思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在诗词、绘画、思想上的主要成就,分析中西文艺复兴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中西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