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世纪,德国南方着重推行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艺术,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豪华的装饰来为信徒营造“新天堂”。相反,在北方、教堂建筑都倾向更为简洁的风格,他们认为教堂仅仅是一种信徒的集会场所,无需过多的装饰。这主要缘于德国南北方(       
A.文艺复兴运动开展程度不同B.对待启蒙运动的政治态度迥异
C.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存在差异D.接纳科学革命的程度差距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加尔文教派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神圣的,都是在光耀上帝。新教的牧师强调,财富的聚集只要来自勤奋劳动就是许可的,合法盈利的机会是上帝显示给其“选民”的应召机遇。新教主张“内在禁欲主义生活观”,反对听任本能地追求生活享受。由此可见,新教改革运动(     
A.抛弃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C.为文艺复兴奠定思想基础D.体现了人性与神性势不两立
2024-04-11更新 | 36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提出“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该思想有利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D.彻底摆脱了宗教信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散,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观点一: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洲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独立运动,主要表现为反抗宗主国的压迫和不平等,随后扩散到欧洲,最后传播到亚非殖民地。

观点二:学者周平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近代西欧,王朝国家在对共同体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情感的产生,这种民族意识在政治精英的加工后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发展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形成后又促进了民族的成熟,民族成熟以后资产阶级利用民族利益反抗王朝国家,把国家的权力转移到了“全民族”手中。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围绕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展,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或另拟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8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新的社会伦理的本质是(     
A.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再生B.中世纪城市自治和市民阶层兴起的反映
C.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D.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6 . 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最主要的战场是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和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都得以巩固。材料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巩固了各民族国家的主权B.对路德宗教思想传播有促进作用
C.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D.对德国民族国家形成有负面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教改革造成传统宗教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损毁,宗教冲突令16~17世纪的基督教欧洲陷入连绵不绝的战乱。而冠以“反改革”之称的天主教会改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天主教会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努力,并不一定以新教为对立面。这一认识(     
A.阐明了宗教改革影响的复杂性B.体现了政治立场影响历史认知
C.纠正了对宗教改革的传统评价D.突出强调天主教会的历史价值
2023-09-17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兴起,“宣誓”成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改革的主要手段。亨利八世先后颁布了12部“叛逆法案”,英国的传教士必须宣誓效忠国王。可见,英国的宗教改革(     
A.强化了世俗王权的统治B.体现了信仰得救理念
C.抑制了宗教的自由发展D.推动了英国的法治化
2023-05-1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考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2023-04-07更新 | 329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西方学者认为:它(金属活字印刷术)使《圣经》成为一种普及品,并替路德准备好了一批人来向教皇祈求福音……它结束了牧师学习的专利和教士对教育的控制。这说明(     
A.宗教改革得益于活字印刷术B.因信称义思想广泛流行
C.罗马教皇的权威被彻底摧毁D.技术进步助推宗教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