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2023-06-10更新 | 56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确实为思想界带来一次大解放,称得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与中世纪的一场大决裂。从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

——摘编自仓理新《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材料二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向神学挑战”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经济学基础和提出“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的著作名称,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新教的改革开始时是纯粹的宗教运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动,工商业者开始寻求建立一个能使其行为合法化的政治体制,以及能被认可和为之辩护的宗教。他旨在说明宗教改革(       )
A.顺应了社会转型趋势B.促进了人文精神发展
C.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动D.反映了民主共和愿望
4 . 下面时间轴能够反映16~17世纪中外历史的发展趋势,其中概括不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加剧了西欧殖民扩张B.西方殖民国家争夺日趋激烈
C.宗教改革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2023-04-30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宿迁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业贸易发展,早期殖民掠夺已经开始。……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业已强大的王权再也不能容忍教皇特权,新兴资产阶级则要求夺取教会财富。德国,实力雄厚的诸侯,漠视教廷圣谕,自行其是。意大利布满各种类型的政治实体,北部发达的城市共和国,早将教皇、教会置于一旁。

——摘编自朱锡强《西欧中世纪教权与俗权的斗争及消长》

材料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时间14-17世纪16世纪17、18世纪
传播范围意大利→欧洲德国→欧洲英国→法国→欧美→全世界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矛头指向教会的神学观念天主教会封建神权、专制王权、封建特权
群众基础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国王、贵族、民众资产阶级
基本形式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
宣扬人文主义
披着宗教外衣,利用世
俗力量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反抗封建专制王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末期西欧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其共同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2023-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散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5-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与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中世纪,英国的戏剧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从教堂搬到剧场,出现了职业演员,主要题材由圣经故事变为历史剧和爱情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开展B.宗教改革的推动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建立
2024-04-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的主要变化,是意识到人自身应成为一切事物的中心和衡量标准。这个意识是在整个14世纪,通过诗人、哲学家和人文学者重新发掘古代文献而缓慢、持续地确立起来的。文艺复兴时的人特别研究了古希腊、罗马的文献,发现其中对自然和人体价值相当重视。

——摘编自莱茨《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遗产是多方面的。但提倡阅读《圣经》的确提高了大众的识字率,为书籍和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就宗教改革产生的间接历史影响而言,它将中世纪统一的教会组织拆分为大量的地方教会,有些是省一级的,有些则仅局限在一个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安东尼·帕戈登《启蒙运动:为什么依然重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并概括其思想内涵,写出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著名开拓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简述这一社会改革运动的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18世纪的法国为例,简述哲人们的“革命原则”及其“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2024-05-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代著名经济社会史学家戴尔教授认为中世纪晚期向近代转型时期英国消费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指出英国近代消费社会的产生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根植于中世纪,在中世纪晚期已出现近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因此他根据18世纪英国经济行为活动得出近代消费社会的四个特征:第一、18世纪早期或1700年前的几十年里,人们收入增加,如伦敦商人和工匠。第二、社会流动进入新的阶段,慢慢的消融了旧的等级制度。第三、商人和制造商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奢侈品来刺激需求,如纺织品和陈设品,进口更多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茶、咖啡、巧克力等商品。第四、强烈的个人主义和隐私观念的出现,革新与迅速变化促使新的消费主义形成。

——摘编自曹瑞臣《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工人阶层消费状况研究》

材料二   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消费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0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