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包括科技领域的每一个发明创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
2024-04-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初

教皇为填满自己的财库,为应付奢侈生活的巨大开支,在德意志征收赎罪券

1517年

马丁·路德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教堂的大门前,以辩论的形式反驳赎罪券可以免除一切临时的罪过

1520年

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痛斥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专横、掠夺,主张君权神授

1523年

马丁·路德发表《论世俗政权:对世俗政权服从的限度》,论述教会和世俗政权的权限和区别

1533年

亨利八世通过《禁止上诉法案》,规定此后对坎特伯雷或约克大主教法庭判决不服的上诉,应在国王的大法官法庭向国王上诉,由国王任命的一个委员会来处理,并豁免支付给罗马教廷的苛捐杂税

1534年

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1536年

英格兰国会通过《小修道院解散法》,宣布解散岁入在200镑以下的小修道院,其动产、不动产均归王室所有;加尔文在其《基督教要义》(1536年)所提倡的“天职”观念和现世性的禁欲主义生活态度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1539年

国会通过新的法令,封闭一切大修道院和残存的小修道院。亨利八世钦准出版英文版《圣经》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将“教随国定”的原则确立为处理宗教分歧的基本原则,宗教信仰已经由教会的专利变成了纯粹个人的事情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4-1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人类政治演化划分为四个时代(如图)。

依据材料,以“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8世纪世界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
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517年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围绕材料,就材料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明形态的演化中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但是文明形态的飞跃绝对不是文明的断裂,而是表现为许多复杂文化要素的转换,因此,在许多旧文明形态中可能已经孕育着未来文明形态的基本特征,而在新文明形态中旧文明形态的某些特征可能仍然以某种方式延续着。

——人民论坛网《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杜威所说:“在教育文献里,人文主义通常具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它表明一种突出的理智倾向,这种倾向标志着在15和16世纪出现的知识复兴。”这种“突出的理智倾向”,开始时是由笛卡尔、弗朗西斯·培根、拉伯雷和夸美纽斯等确立的。笛卡尔主张人是能思考的主体,人因其思维运动而确证自己的存在,他说“我的灵魂,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培根强调理智的经验主义取向,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念,扩大了知识的范围;而拉伯雷“无疑是第一个把科学列入值得人类思考的首列学科的人”,当然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夸美纽斯则提出了“泛智思想”,主张“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摘编自夏剑《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后人类时代的教育学之思》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1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考察,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人们往往通过三种方式对社会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治理的目标:第一种是神学的宗教控制,即神治:第二种是宗法的道德控制,即人治;第三种是理性的法律控制,即法治。在以上治理模式中,神治往往与人治、法治相伴始终。

——摘编自李静《社会转型期稳定问题历史回溯与当代审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书中的时代

下列为某学者所著《德国通史》的部分章节目录。



至少选取目录两章中的三节,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所选章节中的相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枣政治、科学、艺术、宝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更构成基础,认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摘自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社会发展”,自选具体事例、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3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时,老师要求本课学习要注重“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提供了“人文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三个探究主题。

请你按老师要求任选一个主题,就本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四个子目阐述其内在关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