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以宗教神学和古典人文为主要教育内容。14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大学教育中逐渐获得一席之地,大学开始围绕专业和学科组织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借由学科的丰富而走向多样化。导致大学课程变化主要因素是(     

A.新兴阶级的壮大B.近代科学的兴起
C.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D.新兴生产方式的发展
2024-01-3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     
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66年,法国学者博丹发表《理解历史简易法》,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历史只是宇宙的一种表面运动。他反对以赫希俄德为代表的今不如昔的历史倒退论,明确提出人类已经从自然状态中得到改良,在许多方面现代性意味着对旧事物的改进,其历史分期说是:南方人们占优势时代,天生爱好沉思,发展了宗教和哲学;气候温和地区人们占优势时代,其优势在于政治和政府;天才的北方人占优势时代,发明机器,并用于战争。博丹的分期,建立在不同民族对文明发展进程做出贡献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出发去解释各种社会状况之差异的传统可追溯到古典时代。博丹的贡献在于,他恢复了古典作家的这一传统,并结合时代对他们的论述条分缕析,从而开创了近代西方这一理论的先河。在博丹等人影响下,启蒙史学家们,普遍信奉自然神论,把上帝的作用限制在创造人类这里,至于人类如何发展,他们认为上帝则不关心了。

——摘编自李勇《博学时代与西方史学科学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博丹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博丹的史学思想。
2024-01-04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近代几位科学家的研究介绍。据此可知,近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以数的和谐运动观为前提,以天体运行为研究对象,认为天体运行的法则服从于数学法则,数学是检验天体运行规律的工具
开普勒以其长期天文实验观测的数据为材料,以演算、分析、论证为渠道,精确计算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以太学说,将自然的研究方向从亚里士多德主义中“质的判断”向“量的确立”转变
A.运用实验验证运动规律B.重视数学与实验结合
C.通过观察归纳认识本质D.注重具体数据的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1440—1448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谷登堡为每个字母与每个符号制作出了一个钢片,然后压在软铜块上,形成一个铜模。在此基础上,他又发明了一种手铸工具,将铜模放置在其中,把熔化的合金倒入铜模中,字母与符号即可产生。后来为了解决配套印刷的印墨从哪里来的问题,谷登堡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后来,他又发明了螺旋式手板木质印刷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新时代自此拉开帷幕。谷登堡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程反映出(     
A.对中国雕版印刷术的传承和发展B.科学理论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C.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D.积极开拓创新和实践探索精神
2023-08-10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达尔文巨著《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问世的第一天,初版的1250本书就被抢购一空。随之,社会上围绕进化论展开了激烈论战。比如达尔文的忠实信徒赫胥黎与反进化论的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1860年的不列颠学会年会上唇枪舌剑,被辩驳的哑口无言的威尔伯福斯当时就退出了会场。最切合这一历史背景的描述是(     
A.生存斗争中最适合者才能生存B.近代科学萌芽于生物学的枝蔓
C.科学在神学的束缚中奋勇破茧D.技术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进步
2023-06-18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指出:如果想了解人体的构造,不应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他希腊权威所说的话,而应该把兔子加以解剖,并亲自用眼睛观察心脏和肺脏的位置。他指着一筐兔子告诉来访者:“这便是我的书籍。”这体现出(     
A.古希腊传统文化遭到批判B.近代科学摆脱神学束缚
C.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D.理性思维推动科学探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贵的”;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革命的兴起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发生D.殖民扩张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65年,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在巴黎问世,主要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到1730年,英法等欧洲7国已有330余种科技期刊相继问世。科技期刊的问世为解决发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这表明(     
A.科学期刊成为主要读物B.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
C.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D.科学研究孕育工业革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