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古代西方的医学理论中有著名的“四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液、黑胆液组成的。到17世纪,“四体液”学说遭到猛烈抨击。该学说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学说的确立B.中西医学的结合C.实验科学的发展D.放射技术的应用
2024-01-18更新 | 8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     
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布罗代尔的说法,从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使“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不妨把认识和信仰的关系的变化,分成以下四段:

第一段(中世纪)认识是完全服从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
第二段(中世纪后期)渐渐地,认识脱离了信仰。起先是不自觉地脱离,这个过程很长,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这类科学家都是不自觉地使认识脱离信仰的。
第三段(16世纪)物理学和神学实际上分开了,马克思说笛卡尔搞物理学时是唯物的,讲神学时又是唯心的。列宁说莱布尼茨是通过神学接近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则。马克思和列宁这样说,都是要说明,笛卡尔和他的继承者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了信仰。不过,他们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
第四段(17-18世纪)比较自觉地把认识和信仰分开。就像康德所建议的,在大学里把宗教教育交给神学系,而另立哲学系“作为神学系的反对派”。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根据材料,指出15-18世纪欧洲思想革命进程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虽然古代希腊人早已知道测量纬度,但直到18世纪,人们使用天文钟在已知的时间观察天体,才测定出来经度。18世纪哈里森研制的经线仪和约翰·哈德雷研制的六分仪使人们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地图和海图,此后,海洋上的商船和舰队行驶有了较准确的定位。这说明(     
A.地理大发现以地圆学说为依据B.地理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C.经纬度测量密切了欧洲内部联系D.科学发展有利于航海事业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近代几位科学家的研究介绍。据此可知,近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以数的和谐运动观为前提,以天体运行为研究对象,认为天体运行的法则服从于数学法则,数学是检验天体运行规律的工具
开普勒以其长期天文实验观测的数据为材料,以演算、分析、论证为渠道,精确计算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以太学说,将自然的研究方向从亚里士多德主义中“质的判断”向“量的确立”转变
A.运用实验验证运动规律B.重视数学与实验结合
C.通过观察归纳认识本质D.注重具体数据的分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开利用望远镜观察天象之先河,发现了许多当时欧洲人从未了解的天文现象,充分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中的合理成分。时人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1633年,伽利略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后死于狱中。与此同时.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这些定律修正了哥白尼的错误,指出行星皆沿椭圆形轨道绕日运行,这为牛顿后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创造微积分等数学分析方法打下了基础。开普勒的理论同样遭到教会的攻击,他的著作也被宣布为禁书。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宇宙间只有一个绝对无限的实体——自然界,物质和精神只是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而已;自然界不生不灭,是永恒存在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欧洲天文学发展的成就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17世纪欧洲天文学发展的意义。
7 . 17世纪的德意志天文数学家克卜勒以数学推算出行星绕日的椭圆形轨道,证明了地动说。这反映了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重大成就是(     
A.首先提出“地球绕日说”并挑战“地心说”
B.以古代权威解释支配自然的法则
C.以理性寻找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
D.运用理性去解释支配自然的法则
2023-1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8 . 下表反映的是在世俗权力支持下,欧洲出现的科学社团建立热潮。该热潮的出现(     
年份地点社团名称
1635巴黎法兰西研究院
1657伦敦皇家学会
1662巴黎巴黎科学院
1700柏林柏林学院
A.源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B.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作用
C.肇始于文艺复兴形成的理性精神D.有助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科学传记词典》记载:“在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87%的欧洲科学家都受过大学教育,而且都在大学中拥有职位”。尤其是意大利,“不存在没有经过大学培养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这说明大学教育(     
A.助推理性主义不断发展B.奠定近代科学兴起基础
C.彻底打破教会精神枷锁D.促进民众素质普遍提高
2023-10-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使欧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科学革命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与地理学和航海术联系密切的天文学领域。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科学革命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一位可以与欧几里得和爱因斯坦相媲美的伟人。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是,它早已在基础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英国还拥有更多可被用作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此外,企业家人才大量集中在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有优势。

材料三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欧洲政治革命的开始,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标志其更进步的发展。接着,它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欧洲,最后,在20世纪席卷了整个世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革命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哪一领域。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美国革命后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中宣告了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2023-10-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