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薄。……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
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
昨日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晚期,有英国学者提出“文明使命论”。他们认为,英国所代表的欧洲文明在海外的统治推动了亚洲和非洲的历史进步,将亚非带离野蛮时代,为亚洲和非洲带来和平、人道和符合文明标准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论断下,亚洲和非洲文明被欧洲统治者贴上懒惰、不诚实、欠缺原创性,没有任何发明的劣等文明标签,欧洲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准方式。英国政府允诺一旦亚非这些地区经过改造达到宗主国的文明标准便准许其独立。近年,有学者指出,人类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同质化,而在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克服各类全球性挑战,共同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的坦诚交流和互学互鉴,才能让各个文明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贡献力量。

——摘编自周欣平《文明的交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任一观点予以评析。(要求:明确列出所评观点,评析时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
7日内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0年,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冈比亚、黄金海岸等地的4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强烈要求英国让非洲人参加殖民地管理,改革宪制,实行平等教育,修改英属西非地区的宪法,使人民可以自己选举他们在各殖民地的立法会议代表。这反映出(     
A.英国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B.十月革命精神在非洲传播
C.西非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D.西非的民族解放力量薄弱
7日内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定州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清代运行的“雨泽奏报制度”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其中包含有降水、收成、粮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都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C.直接广泛获取信息D.关注地方秩序稳定
7日内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统治期间,继续沿用八旗制度,定期举行木兰秋猄;提倡理学,重用徐乾学、李光地、熊赐履等理学名臣;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甚至授意传教士写信给教皇选拔具有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等学问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这反映了康熙时期(     
A.博采众长的治国理念B.兼容并蓄的社会气象
C.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D.四方来朝的外交局面
7日内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份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政府规定在常规的乡试及会试中,蒙古、色目人试“经问”“场策”两场,汉人、南人则需另加试“古赋、诏浩、表章”。在试后发榜上,以“国人暨诸部”为右榜,以汉人、南人为左榜。无论对乡试中选者,还是对会试录用者,皆规定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元朝的这些规定(     
A.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弱化B.体现了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的结合
C.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D.表明科举入仕成为选官的主体形式
7日内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金朝建立后,渐有女真贵族不再亲自役使奴婢从事生产,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税。元朝时期,也有很多主人让“驱口”(元朝对奴婢的称谓)从事农耕,采取“岁责其租赋”的剥削方式。上述史实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A.贵族门阀政治废止B.阶层间固化逐渐松动
C.民族矛盾走向缓和D.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
7日内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