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始终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实现农业丰收必须把顺天时、量地利、用人力三要素加以有机结合,并进行统筹规划。在医学上,传统的中医理论强调把人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去剖析病症,严格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疗法,始终把患者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整体观察、辩证论治。也正因如此,传统中医理论令推崇技术实验、病理分析的西方医学家颇感费解。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科学的权威已为近世多数哲学家所承认。此一权威,殊不同于教会的权威。科学权威,理智的力量也。人之于科学权威,可以拒绝,可以接受。拒绝,无须受惩罚。接受,无须出于保身家、保名誉之考虑。……再者,科学的权威,明一理有一理之权威,明二理有二理之权威。科学的权威,止于已明之理:不若天主教义,乃包罗万象之体系,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甚至世界之过去与未来,无一不在此体系之内。科学如有所见,仅以此时此物已有科学实证者为限。……科学的权威,尚有一点不同于教会的权威,……即科学作出的判断,曰此是暂时的结论,此有盖然性,科学的结论可加以修正,此是科学家共有的见解。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多数哲学家承认科学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116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不知是由于……还是因为我们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罚于世人,那场瘟疫几年前先在东方地区开始,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然后毫不停留,以燎原之势向西方继续蔓延。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要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好办法,那就是躲开瘟疫。一群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和纵横的大路都保持着相当距离,整座宅子已在事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卧房里的被褥都安放得整整齐齐;每个屋子里都供满着各种时令鲜花,地板上铺了一层灯芯草……

——节选自薄伽丘(1913—1375年)《十日谈》

材料二   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年)是近代法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20岁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5岁获得物理、化学双博士学位。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菌只能来自细菌本身的繁殖,而不会凭空产生。通过实验,他还发现牛奶变酸是那些太小、不用显微镜根本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体导致的,这些微小的生物后来被称为酵母菌和乳酸菌。这些发现为法国酿酒工业奠定了科学基础,巴斯德研发的“巴氏消毒法”也被沿用至今0 1882年,巴斯德转向研究狂犬病问题,几百次实验失败后,终于在1885年取得临床试验的成功。1889年,法国成立巴斯德研究所,并将研发成熟的狂犬疫苗投入使用。为纪念巴斯德对预防狂犬病所作的贡献,巴斯德逝世的日期9月28日——被定为“世界狂犬病日”。

——摘编自马任义《是谁,发明了第一支狂犬疫苗?》

(1)材料一中,《十日谈》对研究14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有何史料价值?在使用这种史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斯德对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
2023-1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在16、17世纪的西欧?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采纳某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宇宙观。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时间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述科技成就的历史影响。
2023-1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细亚者,文明起源之地也;欧罗巴者,文明之发达地也。欧美之文明,实渊源于罗马;罗马之文明,渊源于希腊;希腊之文明,实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近世欧洲文明之起源,为第十四世纪所行之罗盘针及火器之用法,并十五世纪前半期之印行术,而此三大发明,非欧人自为。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摘编自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材料二 1750—1900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表


——摘编自拉里 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表

大致时间

科技革命

新型武器

战争形态

16—17世纪

近代物理学诞生

火枪、火炮、鱼雷

火枪炮战争

18世纪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铁甲舰、潜艇、机枪

半机械化战争

19世纪

电力和运输革命

飞机、坦克、航空母舰

机械化战争

20世纪上半叶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

导弹、原子弹

核战争

——摘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的形态》


(1)列举古代希腊文明渊源于亚细亚(含埃及)的两个例证。不仅古代西方文明借鉴了东方文明 的成果,近世亦是如此,以“罗盘针”为例,简述其对欧洲近世文明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以1880年为界概括1750—1900年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1880年之前的趋势形成的内在原因。
(3)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 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认为,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再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个组部分;另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被资本用作财富的手段,因而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马克思关于科学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2023-09-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的具体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3-09-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11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利因素。
2023-08-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但丁
(1265-1321年)
代表作为《神曲》,作者在书中肯定人可以战胜罪恶、贪欲、强暴的诱感和阻挠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彼特拉克
(1304-1374年)
代表作《歌集》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和对现世幸福的向往。
拉斐尔
(1483-1520年)
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延圣母》等,画中人物典雅、优美,带有少女般的明媚和柔情。
马基雅维利
(1469-1527年)
创作了《君主论》和《佛罗伦萨史》等名作,批判君权神投理论和教会对政治的干预;将“国家利益”视为唯一的政治活动准则。
哥白尼
(1473-1543年)
发表了论文《天体运行论》,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正图形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动,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有关天体运行的基本观点。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化巨匠的主要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文化成就对欧洲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023-07-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化在冲突、碰撞和交融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然而,科学革命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为什么这个划时代的发展发生在西方?一个重要原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们不仅可以接近亚里士多德,还可以接近阿基米德,他们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来自各种生物科学的灵感。17世纪初的某生物学家坚持数十年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还用新的放大镜来观察马蜂、大黄蜂和苍蝇,这在当时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献身精神的严峻考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班牙在1532年只以不到200人的兵力,居然打败了印加帝国的4万大军,此故,在亚洲的天主教会中……曾担任耶稣会日本教区院长的传教士嘉拉耳(Francisco   Cabral)在1584年上书兼领葡萄牙王位的菲利普二世,认为只要集结一支一万人以内的舰队,即可控制中国华南沿海的省份……这种以武力为后盾的想法,直到耶稣会士范礼安对中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始出现较大转变。他主张传教士应先学习中文,尽量熟悉当地社会的礼俗民情……在他的支持下,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们穿儒服、戴儒冠,不仅在外表上开始扮演“西儒”角色,也开始进行“合儒"与“补儒”的努力。这种尊重、调整和适应当地人文化、语言与生活方式的策略,大大促进了传教的推进。

——摘编自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希望现代化的印底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阐述材料中有关“科学的根源”和“科学革命”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位传教士对传教策略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简述西方传数士在近代中国的传教行为的本质内涵及中国对此的回应。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从构建人们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概括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欧洲纺织业大量兴起,每天巨大的生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使得依靠人力手工已经无法满足,从而促进了人们的思考,科学家将目光投入力学与热学,思考力学与热学如何产生能量,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直接为科学的变革提供大量的课题。不论是中国还是中东,都有非常宝贵的技术传入欧洲,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这些技术为欧洲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研究造纸术中的化学科学和指南针中的天文学。印刷术则直接将科学的研究成果出书印刷,使得更多普通的百姓也能对科学有所认识,从而推动了科学革命的产生。

——摘编自田梦圆《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欧洲的科学巨变》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人类在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就:在合成化工、能源与环保、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科学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等领域,高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成为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方法与手段,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与进步。

——摘编自路甬祥《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创新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023-06-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