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所使用的强有力的武器是理性。在理性的引导下,启蒙思想家运用自然法理论批判现存的专制制度,抨击“国王就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这一专制统治的传统理论基础,要恢复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并使之成为构建新型民族国家的基本内容。在王朝国家中,国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着自身的王朝利益,侵害着国家的公共利益,并且人民身为国王的臣民,深受专制统治之苦,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没有“祖国”,也不会产生爱国热情。只有当人人都成为公民、获得实际利益的时候,他们才会拥有一个祖国,并且热爱祖国,献身于祖国,这里实际上也就包含着这样一种深刻的含义,要建立这样一个新的“祖国”必然就是专制旧制度的推翻,君臣关系的改变,新秩序的降临。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43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社会谋生道路的开拓、社会财富的增长使人们,特别是那些巨商大贾感到尘世不再是苦难的历程。他们把工作当作享受,把建功立业当作人生目的,把科学探讨、冒险活动当作人生乐趣。”这(     
A.反映出人文主义的价值观B.蕴含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
C.推动了宗教信仰的自主性D.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不断崛起
2023-05-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写就的一系列侦探小说的合集。小说中福尔摩斯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观察敏锐,甚至利用化学原理来验证犯罪行为。这一形象得到了同时期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     
A.小说逐渐成为文学主要形式B.城市化进程导致犯罪率提高
C.工业革命成果得到广泛应用D.科学理性观念获得民众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意大利思想家贝卡利亚(1738-1794年)提出:为了使社会获得益处,应该使教育普及而深入,这样可以减少犯罪行为,而且教育比采取制裁更有效。该主张
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B.表明新式教育得到普及
C.意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打破教会对教育的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26年,西班牙思想家费伊豪在《捍卫女性》一文中指出:“对女性的判断,必须要从事情出发,不能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认为,我们也这么认为。”“女性的弱点不在于天赋,而是因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教育的缺乏。在科学上女性和男性的能力是一致的。”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兴起提高了女性的地位B.批判古典文化成为时代潮流
C.理性主义消除了人们的性别偏见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价值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1709~1751年)称,“人的心灵依赖于人的本质,因而睡眠、年龄、饮食、疾病、气候等对心灵都有影响。……教是‘神圣的毒药’,宇宙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是快乐的宇宙”。他的言论
A.推动了宗教改革B.体现了理性主义
C.引发了科技革命D.抨击了禁欲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法国的沙龙是聊天、玩纸牌和谈论文学艺术及政治性话题的一种场所。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丰特内尔曾对当时的沙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很风趣而且大胆的。”这说明18世纪法国的沙龙
A.成为上流社会交际的主要场所B.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C.为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D.宣传了法国开明的文化政策
2021-11-28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孟德斯鸠写道:“商业时而被征服者摧毁,时而受到君王骚扰,于是商业就远离遭受压迫之乡,走遍全球,落脚在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对外扩张B.自由精神是商业发展的土壤
C.君主专制摧毁了商业的发展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生产力发展了,贸易活跃了,人的交往频繁了,拉丁语一天天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专用”的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喜欢用自己的“世俗”语言。当欧洲迈入近代史的门槛的时候,拉丁语使用的范围更是大大的缩小了。培根的有些著作便是用英文写的,莎士比亚、莫里哀的戏剧都是用英语、法语写出的传世之作。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兴起了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10 .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推动西方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材料二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从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

——【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1)依据材料一分析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17——18世纪西方“契约论”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