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将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由此可见,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B.冲破了天主教会思想束缚
C.提出未来社会制度构想D.引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24-04-24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关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散,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观点一: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洲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独立运动,主要表现为反抗宗主国的压迫和不平等,随后扩散到欧洲,最后传播到亚非殖民地。

观点二:学者周平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近代西欧,王朝国家在对共同体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情感的产生,这种民族意识在政治精英的加工后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发展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形成后又促进了民族的成熟,民族成熟以后资产阶级利用民族利益反抗王朝国家,把国家的权力转移到了“全民族”手中。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围绕世界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扩展,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或另拟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启蒙运动主张理性高于情感,认为理性能够战胜人类的弱点,人性会进步且能在理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得到完善,但启蒙运动也吸收了卢梭强调情感的价值以及排斥理性优越性等“反理性”思想。这反映出启蒙运动(       
A.挑战传统与自我反思并存B.重新确立人性的价值与内涵
C.宣扬科学至上的核心理念D.聚焦人文主义的弊端和局限
4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89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孤儿》是1775年伏尔泰所著的剧本。在《中国孤儿》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帝王的崇敬之情,中国帝王被赋予开明家长的角色;我看到他的文化,教育了整个人类;他的君王的权力建筑在以德临民,为了驯服四邻,制定了优良礼法,治国不需要征诛,治人只凭着风化。伏尔泰意在(     
A.极力推崇中国文化B.宣扬中国君主专制
C.打击法国割据势力D.讽刺法国专制王权
2023-04-03更新 | 139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宣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
C.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停滞引起西方的反思
D.启蒙运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反封建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8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散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卢梭认为;“主权不是别的,它就是公意的行使,所以它永远都不能被转让。既然主权者不过是一个集体的存在,那么除了它自己,任何人都不能代表它。行政权可以被代表,但是意志却不能。”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人人平等D.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2020-07-11更新 | 4019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