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欧洲启蒙运动期间,除了专业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物理、化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研究外,各种科学仪器和模型出现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中,许多业余爱好者积极收集资料、写作科学论文,科学报告和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得到普遍关注B.科学实用价值得到认可
C.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D.人类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2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3 . 1726﹣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详细考察了英国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  )
A.成为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源头
B.有利于开明专制等思想的形成
C.直接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大大推动了欧洲科学革命萌发
2023-09-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是对专制社会的猛烈批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位思想家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该思想家(  )
A.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B.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领袖
C.其主张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D.其主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2023-09-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则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启蒙思想家的分歧在于(     
A.构建社会的方案B.是否反对君主专制
C.要不要追求理性D.阶级立场的不同
6 . 学者陈乐民认为,14至18世纪欧洲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作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些“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对人性的解放,冲击封建秩序B.倡导信仰自由,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C.提倡民主科学,促进社会进步D.进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到来
7 . 法国传统派精英一开始认为,启蒙哲人们是前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是自由思想家的平庸继承人。后来,在他们眼里,启蒙哲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政治化。据此可知,启蒙思想(       
A.影响力度逐渐得到提升B.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C.符合立宪政体发展需要D.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启蒙运动主张理性高于情感,认为理性能够战胜人类的弱点,人性会进步且能在理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得到完善,但启蒙运动也吸收了卢梭强调情感的价值以及排斥理性优越性等“反理性”思想。这反映出启蒙运动(       
A.挑战传统与自我反思并存B.重新确立人性的价值与内涵
C.宣扬科学至上的核心理念D.聚焦人文主义的弊端和局限
9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18世纪巴黎部分阶层拥有图书的比例情况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巴黎(     
时期             阶层

雇佣劳动者

法官

贵族

1700

13%

32%

26%

18世纪下半叶

35%

58%

53%

A.社会思想趋于活跃B.启蒙运动影响较大
C.文化教育得到普及D.图书出版行业兴盛
2023-08-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