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可以赋予一些官员或常设机构,而这两种权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立法权体现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则是执行国家的一般意志。立法机构要么由人民执掌(小国),要么实行代议制(大国),代议制由各个选区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代表由人民授权。同时立法机构应该由两部分构成,除了人民选举的代表之外,另一部分由贵族集团构成,两部分分别集会、分别讨论,互相遏制。孟德斯鸠认为,行政权归于君主。君主通过否决权参与立法,但不能通过创议权参与;他的手下却要受到立法机构的审查和惩罚。

——摘编自马剑银《孟德斯鸠语境中的“法”及其“精神”——重读<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17875月,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历时127天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这部有形和成文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政府。根据宪法原则,政府的横向权力分割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国会议员和总统分别由地方选民和全国选民通过选举人团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通过任命。政府的纵向权力分割于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为州和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延续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摘编石庆环、李俊霖《英美两国宪政体制的源流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不同之处,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其主要成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公民人人参与政治,人人关注政治,人人思考政治的氛围。虽然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但是开启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源头。文艺复兴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人们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试图通过对权力来源、权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对各种政体的比较,寻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体。洛克在《论政府》中指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孟德斯鸠则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三权之间必须相互制约和平衡。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经典性理念。

——摘编自何越《西方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从法律层面巩困了这场非暴力革命的成果。该法案中写明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简单地说,该法案确立英国议会为英国最高主权代表,废除了君主个人专制。17世纪是英国的革命年代,最终以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画上句号。“光荣革命”更换了英国人不喜欢的国王,其他的制度性变革是在此之后一点一点完成的,英国迈上了渐进平稳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没有爆发过暴力革命。

——摘编自刘成《从革命到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的历史影响。
2024-06-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近代美国近代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德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及其政治制度的差异。
2023-06-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爱弥儿》是卢梭用二十年时间所完成的一部涉及教育、文学、哲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内容的思想巨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认为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人,是不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人。他认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他通过《爱弥儿》塑造了一个在自然条件下接受自然教育,保持着人类最美好自然天性拥有真正自由的自然人。……卢梭自然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利用教育塑造完美人性,进而能够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重建社会文明。

材料二   卢梭说“在未使人成为人以前,绝没有必要使人成为哲学家”。在《爱弥儿》中,卢梭多次提出“爱弥儿”与“社会人”的比较,试图来揭示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成为压抑人性的新的工具。……理性权威成了新的宗教权威来奴役人民,……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只会让人们从一个迷信转移到另一个迷信上,无法真正解放人的心灵。

——摘编自代志卿《从“社会人”到“自然人”:卢梭<爱弥儿>对理性崇拜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卢梭的教育主张及其认识基础。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理性主义”。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正确认识理性与人性的关系?
2023-06-10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表现了启蒙思想的最初要求,突出了理性精神的重要意义。但是17世纪的英国人在启蒙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他们虽然推崇理性,却未曾用理性来否定上帝和基督教信仰。然而,在同时代的法国,理性却被推向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成为审判一切的“上帝”,而上帝则被赶下神坛,成为遍体鳞伤的流亡者。

——摘编自赵林《英、法、德启蒙运动之比较》

材料二   启蒙运动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士气。在美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及1787年宪法、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启蒙运动都留下了痕迹。新文化运动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成为人们争取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罗伊·波特《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说明“启蒙运动都留下了痕迹”。
2023-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因素发生最早的地区,其北部和沿海的一些城市当时已经有了 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达的商业贸易。新的经济活动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个人才智的弘扬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财富的普遍增长为当时更多的人们按自己的意志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狄德罗认为,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把裁决是非、惩处犯罪等权力交给国家,以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

——摘编自唐喜平《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狄德罗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孕育和滋养,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据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整理

材料二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了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具体见下表)。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该国成果超过25%所持续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每个国家的科学兴隆期平均为80年左右。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简表

中心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时期1540—1610年1660—1730年1770—1830年181O—1920年1920年至今

——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基于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历史分析与前瞻》

(1)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2)据材料二及所学,从“政府政治”“经济社会”角度分别说明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19世纪后的欧洲,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在社会政治学说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时也还存在保守主义思潮。最早表达出保守主义思想的是英国国会议员爱德蒙·伯克(1729—1797年),他从政治、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全盘否定法国大革命,但也表示赞同渐进的改革。1815年后,保守主义在复辟时期时期的法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他于1808年发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明有提出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在于民族精神。他反对崇拜法兰西文化,主张弘扬德意志民族文化,宣扬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使德意志民族成为其他民族的榜羊。在所有各种社会思潮中,自由主义处于主导地位。自由的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很响亮。自由主义不仅仅是与封建专制的对抗,也是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因此,19世纪自由主义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形成不少学派。它阐述的理论有许多方接针对国家职能,即要求国家的立法者和决策人以自由主义作为治国的指导方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著《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欧洲各种会政治学说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06-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欧洲的市民和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苦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于是便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   林雪原《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其主张各有差异,如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之处,并简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2024-05-01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