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处于世界另一端的东方中国正值强盛时期(清康乾统治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经过耶稣会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大陆去的。他们的目的原想证明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一致性,从而为自己传教扫平道路,却不曾想为反宗教论提供了极好的攻击宗教文化的武器。当时欧洲正处于反对宗教而主张理性的时代,而非宗教的儒家文化来得正合适宜,因为罗马教会认定孔子学说为“异端邪说”,那么“异端邪说”的儒家学说必然会被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用来攻击罗马教会本身。因而他们对于非宗教的孔子学说的理性观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和崇拜。

正如赖赫韦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中说:“那些耶稣会中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告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把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的原理,刚好推翻了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给欧洲的学者,因此欧洲人对于中国的文化,便能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一个理想的模型。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德性的民族了。”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界的意义。
2 .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在这里,杰出的思想家被统称为哲学家,他们高举起理性的旗帜。……这些哲学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们更多地致力于启迪民众而不是与学者对话;他们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戏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

——摘编自【关】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三权分立与美国本土政治结合,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而三种权力的制衡是通过模糊权力的界限,重叠权力的行使领域而实现的……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并简述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的基本政治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概括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023-06-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摘编自【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背景,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理性王国”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其局限性。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者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3-06-27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于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并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因素发生最早的地区,其北部和沿海的一些城市当时已经有了 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达的商业贸易。新的经济活动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个人才智的弘扬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生活的态度。财富的普遍增长为当时更多的人们按自己的意志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狄德罗认为,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把裁决是非、惩处犯罪等权力交给国家,以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

——摘编自唐喜平《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狄德罗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以后,由于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政治努力成分相对不足,它既不像英国一样是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不像法国那样以1789年大革命的思想准备而出现,而是⋯⋯在宣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希图以此促进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由于相关努力纯粹是文化领域的,它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   1871118日,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任首相。他着手整顿全国经济,统一了全国度量衡和币制,确定马克为货币单位。同时对交通运输的纷杂状况进行了大力整顿,废除国内贸易的障碍,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也采取了统一的政策,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工业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关税制度,对工农业都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之后,工业出现跳跃式发展。德国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19世纪最后25年,德国在钢铁、化学、电气、内燃机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概括当时德国出现“跳跃式发展”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人合一宇宙观植根于中华农耕文明,有其内在的生成发展逻辑。天人合一宇宙观把宇宙、社会和人的生命当作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大系统来看待,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观是相通的。在强调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统一性上,二者也是相通的。天人合一宇宙观落实到人的自身发展,便是重视追求精神境界和精神自由,通过内在修养的提升实现与天地宇宙的共情共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天人合一宇宙观内在地影响着中国人形成内圣外王、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彭菊花《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二   18世纪,古老的中国在欧洲的文化传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而法国正是这场运动的中心之国。法国百科全书派领袖霍尔巴赫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文化赞叹有加,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和霍尔巴赫一样,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于其眼中,儒家思想和文化中没有虚无缥缈的神学色彩,满是理性的真理。儒家思想给德国哲学界亦带来深远影响。菜布尼茨早在21岁时就着手钻读学习中国的儒家典籍。英国自然神论者的早期代表人物为安东尼·柯林斯和马修·廷德尔。两人均曾取法孔子和儒家学说来为其自然神论观点作佐证。

——摘编自林喆《先秦儒家经济思想的海外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儒家思想对西方的影响。
2023-06-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们热心于新的教育思想的实践,并得到一些王公贵族和开明君主的支持。在这些新的学校,他们一般以古典著作为教学内容,以此引导学生欣赏先贤们的智慧和道德风范,培养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毅力。他们崇拜古希腊人的健康生活,强调身心协调发展,长期被中世纪学校忽视的体育、音乐、绘画和诗歌等重新受到关注。他们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能力和兴趣来教授不同的知识,注重启发引导,减少惩戒,杜绝体罚,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天性发展。 他们把学校营造成和谐友爱的集体,人们常称之为“快乐之家”。这样的氛围为贵族们所仰慕,他们纷纷把子弟送到这里来。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 “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 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
2024-0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近代美国近代德国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德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及其政治制度的差异。
2023-06-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