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欧洲大事年表(部分)

14731543哥白尼在世
14831546马丁·路德在世
15091547亨利八世在位
15091564约翰·加尔文在世
1517《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15641642伽利略在世
15711630开普勒在世
1588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打败
16321704约翰·洛克在世
16421727牛顿在世
16431715路易十四在位
1651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891755孟德斯鸠在世
16941778伏尔泰在世
17231790亚当·斯密在世
17561763英法“七年战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同一类别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10-3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的内涵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都受到理性世界观的主导影响。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勾画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7,18世纪的中西方新思想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理有据,逻辑清晰。)
2022-12-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鸣教授在《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一书中,对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讲,制度总是不宜多变的,制度总是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必须是发展变化着的,这不仅是因为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使然,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与人的需要。当然制度创新并不能盲目地进行,制度创新必须是以——些要求为前提的。首先,制度创新必须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同样,制度创新也不例外。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审视各种制度,从而促进制度的不断更新;其次,必须要有创造性:创造性表现在制度创新上,不仅要求赋予新制度以新规定、新要素、新组合,还要求追求一种高效化的社会制度。这也是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吴珙《制度现代化视域下的制度创新一基于亨廷顿的制度化理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的制度创新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自文艺复兴,走上了一条文化强国的道路。文化不仅成为欧洲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成为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文化发展是欧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真正杠杆。在文化强国方面,欧洲有两个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其一,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主。有学者指出: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其二,批判与创造相结合,更加重视创造。欧洲的成功在于更加注重创新,视其为淘汰旧文化中的糟粕的手段。相反,在文化创新方面,如果把注意力仅仅放在批判旧事物上,则不能获得如此效果。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化强国如何由衰及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任意观点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11-1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培优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至今约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规律:思想启蒙带动科学进步,从而引发政治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最终又产生了新的思想启蒙。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便与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其直接结果,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启蒙思想家以非凡的胆略向世人揭示了中国社会面对“千古未有之变局”,凡有血性的中国人应当奋发图强,创建“千古未有之奇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变中国社会的命运。此后,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思想家都相继发出改革社会的强烈呼声。他们要求清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趋势,深化改革,加快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结构的转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陈琛《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山东专用)A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历史各个社会形态的交替过程中,思想的解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们在经历了长期的不平等待遇,压迫及残害后,内心对现有的社会产生了不满,开始对这个社会充满质疑。在经过长期的质疑后,这些人的思想就开始产生转变,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并开始反抗,试图去推翻那个不为自己所认同的社会制度,并建立一个被新思想所接受和拥护的社会制度。因此,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革命爆发前,一般要有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来为革命做舆论宣传、思想铺垫,这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摘编自姚秀梅《浅论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论证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熊月之著《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阐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0-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学者路齐一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摘编自杜庆昊《大历史视野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提取材料主要观点,从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