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于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并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认为,只要是专制制度就是坏的,即使是开明君主专制。卢梭认为,在订立契约后,人民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整个集体,而这个集体是全体人民自己结合而成。公民作为整体,国家主权存在于他们之中;作为个体,他们是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孟德斯鸠坚持认为,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要维护人民的自由,不仅需要良好的政体和完善的法律,而且还要有运行机构良好的政治权力机构……不论哪一种政制、哪一种权力,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信,没有权力的分立和制衡,这种权力终会走向滥用。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后,费城宪法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由各州批准实行。中央政府采行三权分立制。立法机关设立一个两院制的国会,上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之,人数相等;下院议员则由民众依据人口多寡比例选举之。司法机关以联邦最高法院为最高机关,凡各州间发生争执时,或国会和各州议定的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有最后的决定权。行政机关,设立四年一任的总统一人,和兼任上院议长的副总统一人。设立国务院,由总统简任各部部长组织之,就以外交部长兼任国务卿,对总统负责。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度创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关系。
2022-06-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正值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阐发了一部政治思想的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开头便表达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粗略地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和社会全貌—— 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校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马克思由此受到启发,他开始从预设的私有制出发,探索私有制形成的根源。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为了达到合理的理解,又从分工的结果上,即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地继承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思想的解放与实践

材料一

《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目录节编部分思想家思想观点摘编
第二章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立法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选的议会掌握,君主必须服从于议会。

—英国 洛克(1632-170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       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法国 卢梭(1712-1778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成立一个政府的目的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当一个政府实行暴政,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美国 杰斐逊(1743-1826

…………
第四章科学精神的曙光
…………
第六章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启蒙、革命与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知识界对旧制度的挑战》漫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0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理性时代”与美法革命]

材料一   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被称为“理性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从迷信中,也包括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时期所开始的事业,以更为显著的形式得以继续。这种新的思想潮流首先来自英国和法国,新有迄今为止对宗教、国家,社会和经济的观念都造到了质疑,受到理性判断的严格考验。凡是经不起这种“理性”考验的东西,就会像在实验室里废弃的东西一样被抛弃。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从人类起源到9·11事件》

材料二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发表《独立宣言》。应当指出的是,美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确实有一个共同点,但两场革命之间又存有很大差别。经过苦战,英国被迫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1787年,美国召集政治会议,最终制定了宪法。除宪法明确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和明确禁止各州拥有的权力外,其余权力皆由各州保留;宪法还规定了联邦政府立法(国会)、行政或执法(总统)和司法(联邦法院)的权力,相比之下,联邦法院的权力既不像国会那样掌握着钱袋子,也不像总统那样紧握枪杆子,它唯一的优势是法官一旦任命,便终身任职。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一个共同点”和“很大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及其理由,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并非偶然,社会思潮是其催化剂;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为科学家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为近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方法论,促使实验和理性相结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宗教思想的改变消除了天主教会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威胁,赋予了欧洲大陆新的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这为近代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宗圣《浅谈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材料二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这次思想启蒙仍然在资产阶级思想范围内,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人文科学理论(包括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革命风潮席卷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中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摘编自陈《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
2022-07-11更新 | 14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漫漫长夜里,基督教神学将人的主体与目的颠倒,压抑和摧残人性,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本理性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人文主义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人,赞美人,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理性、力量、仪表、举止和行为都进行了颂扬与肯定。与上帝相比,人类毫不逊色。人对自我的发现,不仅使得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的“巨人”形象。

——摘编自肖四新《论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材料二   18世纪末开始,伴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精神也得以不断丰富,这也为理性主义精神取代宗教迷信思想奠定了基础。正如李醒民所说:“启蒙运动也是……科学的实证和理性两大精神支柱完美地珠联璧合,并且逐渐从科学界扩散和渗透到知识界直至普通大众之中。”用理性来解决一切、衡量一切的思想从自然科学渗入到社会科学,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始终相信理性可以被自己所拥有,可以被自己掌握,并且相信人类的本质可以被理性思索分析。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国家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摘编自赵恩爝《政治理性主义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并指出这些“人文主义作家们”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学作品(列举一位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2-06-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即使结婚以后,妇女也还是被告知,不要忘记自己是低贱的,“妻子服从丈夫就像服从上帝一样。丈夫是妻子的上司.就像基督是教会的上司一样。”在多数情况下,妇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很难接受教育,传统的厌女症思想全面贬低女性人格……甚至有的法律规定男人可以打他的妻子,从头到脚,都可以鞭打。

1718世纪的荷兰家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是慈爱的而不是权威性的控制。当时的一些结婚肖像显示了夫妻双方放松的、不拘礼节的态度,包括亲切的眼神、相互的拥抱等等

——摘编自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场革命对妇女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主要的工作场所从家庭转移到了工厂和车间,女工作为工薪一族成为金钱经济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一些人开始质疑婚姻要求她们顺从丈夫和孩子的假设,结果出现了女杈主义运动,妇女要求平等权利,要求精神独立,夫妻平等、教育平等、婚姻自主、新的生育观、争取民主权利等女权意识萌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指出中世纪到近代妇女社会地位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西方人文精神始祖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生活的时代,也是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时代。他们分别开创了两种文化最本原的东西,为两种文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都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救世济民的最高精神。

——摘编自[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非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基督教会并不能垄断全部的“德行”和“真理”。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例如历史学家方豪就曾认为:“此运动之来源,中国实多于希腊。”

——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说明两人在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简析中华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性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节选)王春来,卢海生主编《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在经济上,大多数启蒙思想家反对特权垄断,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自由贸易。他们还强调政府应该狠抓文化教育,实行政教分离。而且,启蒙运动中自始至终都有人致力于使知识摆脱宗教迷信的窒息,使其科学化和大众化。可见,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肇始。

——摘编自孙静、刘书珍《法国启蒙运动是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文献蕴含了那些启蒙思想。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2-05-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