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权利……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而西班牙人则认为“法国人的皇帝”是“我们的幸福的敌人”。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①促成西班牙统一   ②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传播了启蒙思想   ④激发了民族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
B.《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
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
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39年9月,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国家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使用法语撰写,法语从此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1694年法国出版第一部法语字典。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政府出台了十几部有关语言的法律。法国政府长期重视法语,其主要目的在于(       
A.传播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B.扩大大革命的影响力
C.强化法兰西国家公民的民族认同感D.提高法语的国际地位
4 . 下图为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2021-01-22更新 | 268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民主社会和君主立宪制的构建
B.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C.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2019-09-29更新 | 23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法国1875年宪法虽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共和派可以利用宪法中“共和国总统”来改造和完善共和制;君主派虽强大,但无力单独制宪,只能在宪法中无限增大总统权力,一旦时机成熟,宪法稍加修改,帝制即可复辟。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政党政治更迭频繁
B.共和派力量比较弱小
C.两派既斗争又妥协
D.民主政治的极度虚伪
2019-07-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铜陵一中)
7 . 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
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D.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2019-01-30更新 | 6370次组卷 | 10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舒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材料四: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4)材料四中“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10 . 在很长一段时间,革命这个词意味着“动乱”。而在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由可咒的“动乱”变为普天之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也就成为历史上第一批敢于公开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的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各阶级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B.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封建势力的日益衰落
2018-03-24更新 | 26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