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9-01-30更新 | 9610次组卷 | 17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9-01-30更新 | 5921次组卷 | 15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9-01-30更新 | 6050次组卷 | 154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2019-01-30更新 | 3328次组卷 | 5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4601次组卷 | 9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2017-07-14更新 | 3445次组卷 | 14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国1875年宪法一方面肯定了共和政体,把“共和国”一词写入宪法,另一方面又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并有75名终身议员。它没有规定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更是只字不提。据此可知,该宪法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B.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加剧了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2021-05-11更新 | 1220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实行。这表明法国
A.总统拥有立法权B.议会权力至上
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分权制衡
2022-03-09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616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周礼·秋官·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之制,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但对“三朝”的具体位置、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详细说明。汉初,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全部废除,出现了“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现象。不久,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汉书·宣帝纪》记载:“(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根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化。

——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

材料二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这标志着法国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三级会议开始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由国王决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国王吸收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比如太子查理在135711月到13582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意见;会议每年召开2-3次;征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三级会议有权任命国王的顾问;等等。

——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