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D.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2019-07-24更新 | 42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1
2 . 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其形成的相关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简要分析上述政治体制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 . 下图为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数据,其中布什最终以271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总统。可见美国总统选举
A.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结合
B.选举人制度是典型的金钱政治
C.出现平民政治日益衰落的趋势
D.违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国家机器并不强大。中产阶级和它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普遍希望国家无为而治,力主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19世纪中期以后),内阁和国会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并倒换过来,不再是议会领导内阁而是内阁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虽然议会具有最高地位的原则仍被认为是英国宪法的基石,但议会权力在多数场合已流于形式,实际权力落在内阁首相及其领导的大臣手中。

——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进步主义者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第一是治标的,直接援助那些底层的贫困者,开设救济院,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第二就是要从根本上来治。美国人以前警惕的一直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现在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垄断资本,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了,所以不能不转向政府寻求解决危机的手段。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19世纪中后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简述其背景。这一特点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录取的名额。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重申王公贵族的封建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大宪章》宣布国王不可擅自征税,强调除传统捐税贡赋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必须得到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国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大会议有权成立一个由25名男爵组成的常设委员会监督国王和大臣的行为。1238年,大会议的全体会议改称议会。13世纪中叶,平民代表(乡村骑士和城市平民)先后进入议会。议会成为制定法律的重要机构,成为各阶层同国王斗争、争取权利的合法工具。国王定期召开议会逐渐制度化。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在中世纪,议会的立法权实际上是不完备的。因为,法律的动议主要来自国王。1688年确立议会主权后,法律的创置权由议会控制。但是,国王仍然拥有法律的审批权。1703年,安妮女王最后一次动用否决权。此后,英国国王再也没有行使过否决权,议会完全确立了最高立法权威的地位。在中世纪,上院地位高于下院。但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打击,特别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下院的地位更加重要,重要的法案几乎都来自下院。1911年,一项议会改革法案规定,经下院通过的法案被上院否决后,只要在两年内连续通过三次便可以直接呈国王批准。这样,上院的否决权实际上只剩下两年延搁权。到1949年,两年延搁权改为一年,议案在下院重新通过的次数由三次改为两次,上院权限的下降使下院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定。

——摘编自《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社会晚期中英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立法权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
7 . 16世纪英国贵族、地主往往以暴力形式进行土地掠夺,当时的大法官多次提醒政府官员应加以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进入18世纪,协议圈地、私法圈地转换为议会立法圈地并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英国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查理二世复辟时期为了争取民心D.英国议会与责任内阁的分权
2023-08-1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六)
8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B.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2023-09-23更新 | 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历史(广东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活动虽然具有多向性,虽然有着选择的余地,但选择并非凭空进行,也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由既定条件决定的;因此,既不能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一切,也不能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决定作用;而应当把自然生态变化、人类主观活动以及自由选择余地等等因素与社会经济结构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避免片面性。

——摘自刘北成《<全球史译丛>总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的观点。(要求:可围绕材料观点整体或任意一点进行论证,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以前美国的立法权基本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主要以使用否决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后,罗斯福经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国会通过的由他建议的社会立法。由此参与、干涉立法,扩大政府的权力。由此可知,美国
A.三权体制下权力分配比重变化B.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C.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了破坏D.国会政治权力逐渐被总统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