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公民人人参与政治,人人关注政治,人人思考政治的氛围。虽然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但是开启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源头。文艺复兴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人们开始思索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试图通过对权力来源、权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对各种政体的比较,寻找到一种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政体。洛克在《论政府》中指出: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孟德斯鸠则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三权之间必须相互制约和平衡。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经典性理念。

——摘编自何越《西方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这场非暴力革命的成果。该法案中写明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事有选举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简单地说,该法案确立英国议会为英国最高主权代表,废除了君主个人专制。17世纪是英国的革命年代,最终以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画上句号。“光荣革命”更换了英国人不喜欢的国王,其他的制度性变革是在此之后一点一点完成的,英国迈上了渐进平稳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没有爆发过暴力革命。

       ——滴编自刘成《从革命到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光荣革命”初步实现了哪些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面对“天下恶乎定”这个问题,孟子说“定于一”。 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尚同”,建立一个层级鲜明、纪律严厉、绝对整齐划一、消灭个性和多样性的社会。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是祸乱的原因。

希腊人极为推崇城邦独立自治制度,小国寡民的城邦是他们所能够想象的唯一的国家形式……希腊人容忍并且享受分裂状态,因为在他们看来,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城邦领土的过度扩张,便意味着公民集团的扩大,意味着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疏远以及公共生活的松懈甚至完全丧失。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1)概括材料中先秦时期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古希腊人认为“过大的国家不利于公民民主的实行”。这一矛盾在近现代是如何得以解决的?请运用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2024-01-23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约瑟夫·帕尔默在1775年到访波尔多,他被波尔多深深地震撼了:波尔多之美,没有几座城市能比,它似乎拥有广泛商贸往来所赋予的一切富饶。12年后,四处游历的农学家阿瑟·扬证实了这一评价。阿瑟·扬说:“巴黎没法跟伦敦比,但利物浦也没法跟波尔多比。”乘船过河时,他又补充说:“加龙河的景色很好,目测有伦敦泰晤士河的两倍宽。我觉得,停泊在河里的大船数目让它成了法国必须吹嘘的最华丽的水上景观。”这种吹嘘的资本源于商业。17171789年,波尔多的贸易额从1300万利弗尔增长到将近2.5亿利弗尔,它在法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1%上升到25%,城市人口也翻了一番。尽管商业繁荣部分归功于欧洲其他地区的葡萄酒销量有所增长,但其主要源头是西印度殖民地,它是世界最大的蔗糖产地。此外,依靠发展富裕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巨头,因为波尔多的整个经济都是由其主导产业塑造的。例如:有700800人受雇于造船场,300400人在制绳场工作,300人被蔗糖精炼场雇用,等等。

——摘编自【英】蒂莫西·布莱宁《追逐荣耀:1648—181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法国波尔多富饶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波尔多繁荣带来的影响。
4 . 政治制度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和教师用书整理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简表。

国家名称英国美国法国
背景16世纪末17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限制;17世纪末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8世纪,瓦解中的封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建立途径革命、改革战争、改革反复革命,国民议会制宪
行政权首相内阁总统总统、总理内阁
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历史影响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大力向外扩张和掠夺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国家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也采取革命或改革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毕竟各国历史条件不同,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亚非地区,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最终都没有成功,并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改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法两国进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非地区,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最终都没有成功的原因。
2023-06-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到1900年,法国铁矿、铸铁和钢的发展起伏很大,尤其是在1848年、1871年下滑明显,1875年后,这种起伏现象就没有了。德国经济以军火工业为基础,克虏伯、西门子都是第一流的大军火商,每当对外战争扩张顺利时,工业便如飞箭似地发展,反过来,为刺激经济发展,又需要加快对外扩张的速度。这种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直到把国家引向失败,经济彻底崩溃为止。德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国民生活水平发展相对缓慢。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材料二: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679亿元,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上升406%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连续8年快于城镇。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979倍,居世界第一位,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法、德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法德相比,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突出价值。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和继承。中国古代御史可弹勒一切官吏,其中,犯法违纪的朝廷命官是御史弹劾的重点对象。御史纠弹内容极为广泛,凡官吏失职,违法犯罪,以至个人思想品德、生活作风、婚姻亲事、酗酒失态等,无不在纠弹之列。御史的弹劾程序包括提出弹劾、受理弹勃、审理弹动到裁判弹劾等过程。在大多数时期,不必通过上级层层备案或报批,奏疏可直达天子。

-摘编自邱永明、朱莲华《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探析》

材料二 在中古英国,弹劾主要是议会与国王之间就控制政府而进行的权力斗争形式。从表面上看,议会针对的似乎是政府官员,但从根本上,议会是要通过打击依附王权的政府官员,来主体的操纵的情形较为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各方严格遵守法定的或约定的程序和方式行使权力。弹劾过程中,下院的控诉、被弹劾者的辩护和上院的判决甚至是国王的赦免和批准判决的行为,都是严格按照制度本身的要求进行的,致使弹劾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制度化的特征。

-摘编自汪庆红《监察与制衡——古代中国与中古英国权力控制模式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弹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英国弹劾制度与古代中国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共同价值。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革命之前和革命之初,英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王室的领地收入等封建收入维持,虽然国王和议会围绕征税权在进行斗争,但税收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英国革命中和革命后,消费税和土地税制度建立起来,关税也进一步增加,最终形成以土地税、消费税和关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税收格局,国家财政收入也以这三种税收为基础。 据统计,1689—1714年间,英国财政总收入为1.196亿镑,其中议会批准的直接税收入占39.98%,议会批准的间接税收入占56.9%,而王室财产收入仅占1.09%。英国财政革命完成了由“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梁发芾《财政革命开启近代英国强盛的先机》

材料二   1950年3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经济工作的决定》。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公粮和城市税收。《决定》规定,公粮除地方附加粮(一般为正粮的)外,全部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税收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收入统归中央财政部调度。从第二季度始,中央已不再需要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物价从3月份基本稳住,4、5月连续下跌,中国连续12年通货膨胀的历史至此结束。从1980年起,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确定地方财政的包干基数,若结余则上缴中央。1988年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从1992年开始,已有辽宁、浙江、重庆、武汉等九个省市正式进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对财政收入支出重新修定,按照以税种划分原则,扩大了地方财力,中央则从共享收入的增量中分得一些 财力。

——摘编自孙文学、齐海鹏等编著《中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财政体制的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对财政体制作出的调整及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中英两国财政体制变迁中得到的启示。
2022-11-07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摘编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等一系列国家主权权力,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宪法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民主共和制度,新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创立了,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缔造的“新的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回答“国家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美国的政体。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