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反映英国政体的一幅流行漫画。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四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现象?这说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这说明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4)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5)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2024-03-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任举两例即可)。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前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后,从政治构架的表象来看,英国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君主、上院、下院依然是国家最主要的权力机构,君主依然高高在上,拥有全部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是国家主要的立法机关,上院同时还掌握着司法权。不过,在表象的背后,实质性的变化却发生了。

——摘编自刘金源《渐进的改革:英国政治现代化道路及其启示》

材料二   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和法国革命宣传的启蒙思想——自由、平等、人权,吸引了整个欧洲和美洲的人们。在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地区,这些思想观念激起了革命运动;美国和法国革命的理念还促使社会改革者组织更广泛的释奴运动。然而,美国和法国革命只保证了白人男性公民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平等权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共同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封建社会后,法国王权一直衰微。法国历代国王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收效甚微。面对封建割据的局面,卡佩王朝从路易六世开始,极力争取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经过腓力二世、路易九世的改革,王权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法国的统一。到腓力四世统治时,运用战争、联姻、合并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了王室领地。为筹集军费,法王开始向教会征税,导致其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冲突。腓力四世在封建主和富裕市民的支持下,对卜尼法斯八世进行人身侮辱和武力胁迫,强迫其退位,卜尼法斯八世气绝身亡。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有教士、世俗贵族和市民参加的三级会议,形成了以王权为主的剥削阶级的联合统治。

——摘编自杨春华《中世纪王权与教权之争》

材料二   在国内层面,国家权力可以在极端情况下渗透至地域范围内的各个部分,国家权力具备非常强势的影响力、强制力、合法性、法律支配力。在国际维度,国家权力是国家所拥有的与他国相比较的相对力量,是现有的相对军事、经济力量。影响一国权力的因素是多样的,如自然资源、科技成就、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速度和实力。

——摘编自肖传龙、张郑武文《国家能力的缘起、概念及影响因素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世纪后期法国王权崛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方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就“国家权力及其社会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2023-10-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周礼·秋官·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之制,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但对“三朝”的具体位置、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详细说明。汉初,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全部废除,出现了“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现象。不久,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汉书·宣帝纪》记载:“(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根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化。

——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

材料二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这标志着法国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三级会议开始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由国王决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国王吸收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比如太子查理在135711月到13582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意见;会议每年召开2-3次;征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三级会议有权任命国王的顾问;等等。

——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研究。法国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美国民主共和得益于英裔美国人的法律和民主习惯,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也注重对美国历史传统的研究。托氏认为地方分权制度对于一切国家都是有益的,而对于一个民主的社会更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梁氏也认为地方自治是民主共和制之基础。托氏认为分权制衡的原则使得各司其职,不至于越权;梁氏认为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如果行政部权限太狭,则……不能自由以行其政策;反之,行政部则将滥用其职权,而反于共和政治之本意”。托氏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进行考察是为法国人民寻求一套实现民主的机制与原则,而梁氏研究美国民主共和制之目的在于说明美国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具备此类条件。

——摘编自张顺昌《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比较研究》

材料二   17、18世纪,法国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上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但法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致使其败于英国,并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一些游历英美的法国先进人士开始寻求良策。法国是一个政治思潮纷繁复杂的国家,启蒙思想、保王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法国国内局势也容易受欧洲影响,比如在路易十六被处死后,为扑灭法国革命火焰,英国联合他国组成反法同盟,而巴黎人民推翻无力抵抗的吉伦特派的统治后,雅各宾派趁机上台执政,他们实行恐怖政策,无数的无辜人被送上断头台。从1789年到1875年,法国政体经历了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和共和制的交替转换,一共颁布了12部宪法,并且每一个时期的权力机关内部派别林立,代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虽然几经波折,但它(共和政体)仍旧是法国一直追寻的理想政体。

——摘编自卓健君《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对美国民主共和制认知的异同,并简要说明其认识不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因素和特点。
7 . 美国民权保障事业发展曲折且并非完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摘自177674日《独立宣言》

材料二   制宪会议上的争议大体上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讨论第三类问题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妥协——黑奴在选派国会代表和纳税时按自由民的3/5计算……最后,经过近4个月的反复辩论,于1787917日制定了宪法草案。42名与会代表中有39名代表正式签署了草案。在资产阶级立宪史上,美国首先制订出了一套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制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2卷整理

材料三   1954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9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派出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保护黑人儿童入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所体现的启蒙运动的基本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文件颁布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简述美国是如何对这三类问题进行制约与平衡的。
(3)材料三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什么现象,并结合18世纪至20世纪美国的历史对这一现象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柯克是英国宪政史上最出色的法官和法学家。1620年代,柯克参与起草了《权利请愿书》,使之成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部分。此外,柯克还是一位勤于著述的法学家。他把自己当大法官时审理的案件编为法院《报告》逐年发表。他生前和死后出版的四卷《英格兰法总论》,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法集大成者的地位。政治上,柯克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在限制王权的问题上,他进一步明确提出:“除了法律与国家认可的特权外,国王没有特权。而且,国王自己不能解释这种特权,只有法官才是权威的解释者。”

柯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制宪先贤和美国宪法。除了普通法传统外,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美国制宪先贤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宪法。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根据材料,概括柯克对英国宪政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9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腐烂的动植物产生了空气中的杂质,劳动阶级的住房潮湿而逼仄,并弥漫着污浊,而且每况愈下。每年由于污秽和通风条件恶劣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比我国在近代进行过的任何战争伤亡还多。处于这种环境的居民接受良好道德的影响较弱,同良好生活环境中健康生活的居民相比,教育对他们的积极影响非常有限。

——1842年,查德威克(公共健康改革者)《劳动居民的卫生状况》

材料三   18世纪后期,英国西北地区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大工业城市。然而根据选举法,新兴城市没有议员名额,东南部各郡日渐衰落的农村地区和旧市镇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国内要求改革议会的呼声渐起。1815年以后,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为工人阶级争得政治权利。18326月,在全国群情激愤背景下,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降低选举资格,城市居民几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为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同时取消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衰败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的代表名额。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材料二对于理解曼彻斯特工业化具有怎样的价值?
(3)你如何看待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2022-09-04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摘编自《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武器装备,逐步扩大了对海外殖民地的占有。广大的亚非拉落后地区纷纷沦为英国的附庸,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从此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讲,英国逐渐控制了世界的大片地区。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木材森林,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提供白银,南非提供黄金,印度和中国人为不列颠种茶,而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英]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文字出自英国的什么政治文献,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2)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事件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3)概括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022-02-1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