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2019-01-30更新 | 3328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中学2017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文综合(历史部分)
2 .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共同目的之一就是两国需要
A.进行权力制衡
B.限制君主权力
C.强化中央集权
D.保证人民权利
3 . 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2018-11-13更新 | 82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4 . 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这种理念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
A.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间实行联邦制
B.规定司法权应该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C.确立三权间互相独立、监督的原则
D.构建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
5 . 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二者均体现出
A.崇尚法治
B.精英治国
C.分权制约
D.轮番而治
2018-04-24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D.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2018-04-08更新 | 3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摘编自《新唐书》

材料二   驴象之争代指美国政治竞选,也是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2016年美国“驴象之争”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之间展开。胶着的选情在金融市场掀起风浪,股市倾跌、债市下滑,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又重新获得青睐。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和选前的各种民调明显看好希拉里,但选民用选票表达了不同的声音。不靠谱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欧洲政治精英和学者担心,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会助长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韩国前外长金星焕曾对记者说,如果特朗普当了美国总统,对韩国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摘编自搜狐网时政新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牛李党争、驴象之争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李党争、驴象之争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到20世纪,欧美国家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并把世界带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近现代”(TheModemTimes)。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其后,共和深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易系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并树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落到封建军阀的手中。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孙中山目暗专制政治对人民的压迫比清代更加残暴,于是为维护共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1917年和1921年的两次护法运动。其中除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由于和梁启起、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相呼应而取得成功外,其余都失败了。

——《为什么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都失败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并简析其原因。
10 . 某国法律内容简单,仅七条21款,它宣称本身是“国家最高法律”,任何法律无权与其冲突,但又将其没有限制的权力真空赋予地方政府。该法律是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2018-01-2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乐陵一中2018年高三期末模拟历史适应性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