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妥协是政治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与妥协”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世界历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53年,日本幕府解除了始自1635年的“大船建造禁止令”,称“观当今之形势,知大船之必要。故自今日始,诸大名可造大船。然制造工法、使用目的及制造数量等尚需奏请”。这说明当时日本(     
A.明确对外扩张的战略意图B.尝试改变传统的锁国体制
C.回应变法自强的时代诉求D.欲融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只要南部各州的普通叛乱分子宣誓效忠联邦,“遵守并忠诚的拥护总统在叛乱期间发布的所有有关奴隶的宣言”,便予以特赦,并恢复除奴隶及第三者权利以外的财产。这一宣言(     
A.助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B.宣布了黑人奴隶的解放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消除了南北分裂的根源
2022-12-27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高考班)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肯对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界开始挑战这叙事。七十年代“新美国史学”流派出现,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也注意挖掘相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研究。随着八、九十年代州权主义的抬头,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受到颠覆性质疑。埃里克·方纳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芭芭拉·菲尔兹也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学界对林肯评价变化的原因。
2022-10-27更新 | 2311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县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487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受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
A.促进经济发展B.强化君主权威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6 . 1871年德国境内流通的硬币有126种、银行钞票有108种、国家纸币有43种。新帝国成立后,1873年通过货币法,确立金本位制;1875年通过银行法,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唯一握有发行纸币权的帝国银行,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银行体系。材料表明
A.德国政府放弃了自由贸易原则B.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增强
C.政治统一促进国内市场的形成D.德国黄金业开采冶炼迅速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一般指黄河以西。汉代河西范围包括河西走廊和走廊两侧的山地和沙漠草原地区,西接西域、南接青藏高原,北控大漠,东接黄河,是长安、洛阳的战略屏障。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夺河西,汉“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同时设置属国安置归附少数民族,保留该部落名号,具体事务由该部落首领统管。为了配合军事防守,保证与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还在河西设立许多关塞亭障,并设有大量的邮置用于接待过往人员,提供食宿等。另外,通过河西官吏推行教化,整改陋俗,推广儒学文化,加深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巩固了汉代西北边疆。

——摘编自何静苗《汉代河西治理研究》

材料二   美国西进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过程。面对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人们长途跋涉的直接动力。政治建设与经济开发几乎是同时起步,1787年《西北法令》规定,“保证西北领地的人们有信仰自由、比例代表制、陪审制……”美国政府为了支持人们向西部迁移,先后颁布《宅地法》《荒地法》《移民法》等法令刺激美国东部和欧洲移民进入美国西部。1869年,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接轨通车,铁路带动了资本、劳动力以及工业物资源源不断地进入西部,促进了西部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一进程也充满了血腥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罪恶,亚裔人和其他民族的白人后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或歧视。

——摘编自杨玉洪《美国内战后西部开发对中国的启示》、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河西开发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汉代河西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代河西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对今天中国西部开发与治理的启示。
8 . 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9 .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制定明治宪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3年日本被美国人迫使打开国门之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 1854年至1867年接连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以天皇亲政并介入改革为标志的后十年改革,维新官僚及时纠正失误,全面调整近代化政策,走出困境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在日本扎下根。

一宋成有《日 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改革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