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政府将其大部分企业出售给和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私人投资者。……到了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请从经济角度举两例说明“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称赞王安石的原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2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是国家、地主和农民各种对立利益之间进行复杂的协调、折衷的结果。政府被迫对地主作了多种多样的让步,219日法令的许多缺点和改革明显的不彻底性由此便可以作出解释。村社保留了连环保,集体负责向国家纳税和交纳赎金。俄国农民在解放后仍没有充分的个人行动自由。大改革把俄国推向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这离真正的稳定还很遥远,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改革前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改革后工业的迅猛发展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便沉积在没有解决的旧问题之上。社会各阶层不满意国家缺乏民主和自由的专制统治方式,但国家又坚持这种方式,激进知识分子掀起的革命运动就出现了。

——摘编自曹继安《评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大改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改革”不彻底的表现及其成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改革“大改革”的主要影响。
2022-03-09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比起东邻日本来,在近代的遭际真可谓是多灾多难,遭受西方的侵略要比日本早,中国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使它不吃大亏就能学乖。日本的变法,是在没有多少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中国却只能在割地赔款,最终负债累累、国家残破的情况下开始,而土地与金钱(相当于清朝两年多的岁入)恰是便宜了日本,本该近代起步(原始积累)的资本变成了负值。从此以后,贫困和资金严重匮乏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瓶颈。

从国内来看,戊戌变法也是有点生不逢时,中国真正的铁腕人物慈禧太后恰在变法契机到来前后面临她在制度和舆论压力下不得不交班交权的局面。在皇权政治中,几乎再没有比这种事更令人难堪而且难以忍受的了。其次,经过太平天国之后几十年汉族官僚的势力上升,能力虽差但心气颇高的旗人开始出现反弹,至少在中央政府,他们加强了自己的声音。从政治上说,这种反弹是一种倒退,因为长期养尊处优的旗人确实拿不出太多的人才。

——摘编自张鸣《再说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变法生不逢时的依据,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变法失败的根源。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2021-12-27更新 | 307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个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战争后美国的国家制度及其弊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美国政体中的表现及影响。
(3)据材料三,简述法国“巨变”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德三国最终确立政体及所依托的法律文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比起东邻日本来,在近代的遭际真可谓是多灾多难,遭受西方的侵略要比日本早,中国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使它不吃大亏就能学乖。日本的变法,是在没有多少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中国却只能在割地赔款,最终负债累累、国家残破的情况下开始,而土地与金钱(相当于清朝两年多的岁入)恰是便宜了日本,本该近代起步(原始积累)的资本变成了负值。从此以后,贫困和资金严重匮乏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瓶颈。

从国内来看,戊戌变法也是有点生不逢时,中国真正的铁腕人物慈禧太后恰在变法契机到来前后面临她在制度和舆论压力下不得不交班交权的局面。在皇权政治中,几乎再没有比这种事更令人难堪而且难以忍受的了。其次,经过太平天国之后几十年汉族官僚的势力上升,能力虽差但心气颇高的旗人开始出现反弹,至少在中央政府,他们加强了自己的声音。从政治上说,这种反弹是一种倒退,因为长期养尊处优的旗人确实拿不出太多的人才。

——摘编自张鸣《再说戊戌变法》


(1)据材料概括日本近代化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分析中国变法生不逢时的依据。
2021-1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领地农民的同情者建议全体农民应当彼此和睦,以便时机一到一致行动。当时机未到来时,应当保全力量,自己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即是说要保镇静,任何人不要暴露自己。至1861年,俄国沙皇在“二一九法令”中宣布:“对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拟定的那些法令要对农民和家务农奴未来生活的安排作出规定,建立农民公社管理制度;但为了保留对双方都有利的当地原有制度起见,朕听凭地主与农民进行自愿协商。”

——摘编自《领地农民同情者致领地农民书》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前俄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并说明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解放后的所获并揭示“自愿协商”的真相及其历史局限性。
8 .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从事打工等副业活动较多。

材料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份地减少导致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之税高赋重,农民对货币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努力寻找增收机会。地主经济和部分富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得到地方行政机关的支持。农民受雇于地主及富裕的同村人,既能在农忙时从事田间劳作,又能在农闲时赚取额外收入来交纳赋税和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这些副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和有益补充的作用,较之农业,副业表现出相对明显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农民成为无产者的同时,部分富农成长为企业家,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大量外流造成当地劳动力短缺,破坏了当地劳动力结构,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但接触村外世界和从事非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自我觉悟。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副业发展管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村副业发展的影响。
2021-09-23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开始确立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措施及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对俄国经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9-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秘密的审判过程,复杂的诉讼程序,行政对司法的干预,低下的司法管理水平,普遍存在的腐败,这就是1864年以前俄国司法的基本情况。在这一环境下,司法很难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1864年司法改革被誉为亚历山大二世“大改革”中最成功的一项,是近代俄罗斯社会转型和整个法制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它不仅有利于保障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行,也促进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沙皇拥有绝对权力始终是俄国法治的基础。……司法制度的变迁牵动着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当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时所迸发出来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沙皇所能掌控的范围……专制制度与新制度之间的对抗自然出现,沙皇政府则开始破坏司法制度中不利于专制政权发展的部分,加强对司法的控制,行政权力继而渗透以不断挤压司法体制的独立空间。……当致力于维护专制权力的沙皇政府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是将巩固专制地位放在第一位的,“国家一只手推进资产阶级关系,另一只手却企图抑制它”。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中,司法改革是不可能深入下去的,司法现代化进程也必然受到阻碍。

——摘编自王海军《近代俄罗斯的司法现代化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运用唯物史观有关观点解释农奴制改革与司法改革之间的关系。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俄国司法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