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A.强化了农奴制B.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
C.保留沙皇专制D.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
2020-07-16更新 | 339次组卷 | 29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
(3)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20-05-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4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3 . “闻道”有先后
史学界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积累而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由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请以英国和日本为例,论证上述观点。
4 .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曾试图通过变法走上富强之路,但两者结果却截然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与“蒸汽船”谐音)

——日本民谣

材料二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落紫禁城》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材料四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五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据材料一、二,归纳中日两国这两次变法的共同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明治维新哪些领域的改革更为推崇?
(3)据材料四,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4)据材料五,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应着重关注哪些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属于俄国最终选择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原因的是
①沙皇统治出现危机
②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③资产阶级的软弱
④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 下列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A.是一次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B.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D.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7 . 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日俄之所以会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
①两国封建势力都较为强大   ②两国都没有出现革命形势
③两国资本主义都较弱          ④两国统治者都希望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③④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直到19世纪上半期,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依然在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一切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锁边界固守边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