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2019-05-0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山东省五莲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模块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晚期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的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博爱、平等、自由、人权”思想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社会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19-05-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统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三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
(2)材料二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
(3)从梭伦,大久保利通,谭嗣同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4 .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5 . 一明治元勋说:“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浦港。”此语说明
A.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B.明治维新的首要目的是建立海陆军
C.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
D.明治维新的实质是变日本为军事强国
2019-05-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为日本确立近代天皇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④使日本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⑤是日本走上近代化之路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19-05-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1861年俄国实施了农奴制改革。这次改革
A.造成了资本的集中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国际市场
9 .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这实质上表明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农民价格低廉
C.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与发展
D.农民实用性更强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臣等所居即天子之土,臣等所牧即天子之民,安能私有乎?今谨收集版籍(注:“版”是指各藩的领地;“籍”是指领地上的人民)奉上,愿朝廷处置。

——摘自《萨、长、土、肥四藩主奉还版籍奏文》(明治二年)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摘自《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废藩置县的过程。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这两项改革措施在作用上的相似之处。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