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2 . 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C.克里米亚战争
D.十二月党人起义
2019-05-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实行闭关锁国鼓励派遣留学生支持尊攘运动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谓的“非凡的改革方案”有何局限性?
2019-05-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前,封建制度危机四伏,封建营垒急剧分化。顽固势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多次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其他西南各藩,从藩主大名到下层武士以及一批宫廷贵族都背离了幕府,向资本主义转化。

——引自张琪《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材料二   日本的维新派懂得以暴力摧毁旧的封建政权,他们利用下层人民的力量,通过国内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权,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实际上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维新派控制了日本全境后,立马迎立天皇,立宪法、设内阁,大权均分,有私心者很少,天皇也不伸手要权,所有人考虑的都是如何让日本快速强大起来。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等,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19世纪中后期推行“明治维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特点。
6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的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刘宗绪等著《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9-04-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普鲁士和奥地利)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国家权力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刺刀来解决。”材料所说的“问题”解决后的德国版图(示意图)是
A.
B.
C.
D.
8 . 1901年~1906年间,中国翻译的西方的书籍,译著来自日本的占62.2%,而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的占6.7%。在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对日本文化认同感逐渐增强
B.中国对西方的学习侧重于自然和科技
C.日本近代化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刺激
D.日本迅速崛起及英美综合国力的衰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
(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
2019-04-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①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③逐渐摆脱半殖民地状态,并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