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人主要来自农民、退伍军人和无业游民。工厂主们派出了许多监工来监督工人的劳动。工人们被迫在规定位置上按照要求像机器一样工作。工人们展开了各种反抗活动,最直接的就是破坏机器。当时工厂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基于自身工作的经验来进行管理,缺少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的指导,结果在管理中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工人。当时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连识字的都不多,这使他们难以快速地掌握复杂的生产技术,结果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奇缺。很多工人仍然难以摆脱旧有的心态和习惯,对新技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抵制而不愿意去学习和接受。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工厂主开始思考如何改良原有的粗放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应运而生。其中巴贝奇提出把分工和报酬相结合的思想。他认为实行分工之后,可以按照不同工作所要求的技术水平来雇用不同的工人,给付不同的工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付给工人一些奖金。同时提倡有偿的建议制度以鼓励工人提出建议。这样工人的报酬实际上将由三个部分组成: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分得利润,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早期工厂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贝奇的工厂管理思想。
2024-02-29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

——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等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社交方式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他意在说明(     
A.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B.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
C.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D.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
2024-02-29更新 | 543次组卷 | 13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一下期中模拟预测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
C.有利于重商主义发展D.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
22-23高三上·全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18世纪,对于欧洲制造业来说,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还谈不上),包括向非洲出口枪支,用于围捕奴隶。此时欧洲也向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大量转口输出亚洲商品,尤其是印度的纺织品。据材料可推知18世纪(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展B.相对平衡的多元化文明格局被打破
C.欧洲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正式确立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024-02-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材料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坚持无产阶级夺权原则B.努力实现人民民主思想
C.揭示人类社会最终走向D.阐明社会发展必然规律
2024-02-28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重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盗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它迫使“不幸的人”逃离家乡,他们在流浪中花光所有积蓄之后成为无产者,无法生活下去,被迫盗窃,因此需要停止圈占土地。由此可见,莫尔(     
A.将批判对象指向资本主义制度B.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作用
C.没有认识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D.忽视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8 . 1911年,美国人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即泰罗制,力图通过科学的作业管理、刺激性的工资制度、职能化管理和例外原则,来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泰罗制(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通过科学管理实现经济转型
C.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D.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垄断时代
2024-02-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纺织品种类和规格不断增多的时代,最新流行的时尚服装往往意味着质地的改变,轻柔舒适的服装更受平民欢迎。16世纪新毛呢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平民购买的新毛呢服装,曾被守旧毛呢商说成是“平民喜爱的轻浮货”。但新毛呢质地轻柔、价格低廉且比较耐磨,恰恰符合平民的购买愿望。17世纪下半叶,英国消费者又掀起了购买进口亚麻布服装的热潮。平民对时尚服装的广泛需求,是刺激英格兰乡村工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摘编自谭赛花《近代早期英国平民服装的改善与工业革命的孕育》

材料二   军队、海外贸易公司和殖民探险带来了服装市场的繁荣,而妇女密集型的劳动大大增加了服饰的产量,使服饰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政府的立法者、街角的小商贩、犹太籍商人、制作服饰的妇女都在这一最基础的工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一时期服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可以作为工业革命的前奏来重新加以界定。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等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流动小商贩收购的旧衣服,一般都转卖给伦敦的衣服批发商。批发商还充分利用报纸这一有效的媒介,收购英格兰各地的二手服饰。

连戴几个帽子的小贩                              提篮子的小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服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770年春季的《杰克逊牛津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联系材料三续写完整。
广告词:约翰,一名来自伦敦的商人,专门收购男式与女式旧服装,不管服装是否有蕾丝花边、刺绣、金银丝浮花或精心的剪裁,也不论其颜色与款式如何……
2024-02-25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东部大城市(如巴尔的摩、费城、纽约和波士顿)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早期绝大多数铁路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想取得通往中西部城镇快速发展地区的廉价通路,为本地农产品创造重要市场。在推动铁路往腹地发展的进程中,巴尔的摩的表现最为激进。作为连接大西洋港口和内陆俄亥俄河并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首次尝试,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意义重大。该铁路于1828年开工,两年后即部分通车。但由于法律、财务和技术方面的困难,一直到1853年铁路才正式修抵俄亥俄河上的惠灵市。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DK铁路史: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修筑铁路的初期,由于民间技术力量的缺乏,政府派出陆军部的勘测队去协助勘测和设计路线,1838年以前的大部分铁路由军事人员帮助勘测完成。联邦政府于18301843年间对铁路进口器材减免关税达600万美元;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对铁路公司的贷款按铁路里程发放,据统计,先后共给铁路公司6500万美元。此外,联邦政府最为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支持是赠予土地,铁路公司可以自由处理赠地,不仅可以出售,还可以用于抵押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政府还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各地区、各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巧妙地利用“多修路、多得地”的政策,积极调动国内外民间资本,使西部迅速拥有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也使美国铁路建设长期领跑于世界。

——摘编自朱寿清《美国19世纪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影响》


(1)以上材料为我们研究“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修筑”提供了支撑,提取信息完成下表。
研究提纲
研究角度史料佐证







(2)除了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的修筑,还可搜集哪些材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4-02-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