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时间标准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一   时间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时间,如天体运行造成的四季循环和昼夜交替;二是社会时间,是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时间,例如“一周”概念的出现。不过,社会时间与自然时间并非截然分离,毋宁说,社会时间是根据自然时间来重新组织和划分的时间。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追随大自然的节律,主要是适应自然时间。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规则比较粗略,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近代以后,社会经济生活变得更加复杂,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精细度及精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在天文观测中才用到的“分”、“秒”,到后来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时间。

材料二 全球时间问题早已出现端倪。地理大发现时代,环球航行存在日期差。到19世纪,在时间尚未实现标准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交往愈是快捷方便,遭遇到的时间问题就愈是突出。国际通用的计时方式由主导全球化的一些国家共同制定并建议各国遵守。1884101日,由27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正式召开。大会确立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格林威治子午线及格林威治时间可以被看成是当时强盛的大英帝国的一个符号,它以提供标准时间的方式支配了全世界。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期格林威治时间得到公认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内容包括给失业者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收容惠者和孤儿,稳定食品价格等。18世纪20年代以后,教区相继建立起济贫院,“济贫院体制”逐渐发展。从18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初期,英国约有2000所济贫院,每年济贫金额约有100万英锈以上。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1834年,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修订《济贫法》。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等,要求政府承担更多扶助贫困和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1847年,增设济贫部;1871年,成立地方事务部;1899年,成立教育部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1908年,英国政府出台《养老金条例》和《儿童法》;1909年,颁布《劳工交换法》;1911年,颁布《教育改革法》《国民保险法》,对英国政府逐步介入社会事业和“有限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一18世纪英国基层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救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棉花种植。《农书》记载,棉花“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万历时,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人居其中,就湿气纺织”,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摘编自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二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到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准确地描述道,这个行业“在规模和效用上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可以比拟”。……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美国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或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或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这些土地都非常适宜棉花种植。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后棉花种植推广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 .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2019-01-30更新 | 1772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A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简衣(部分)

国家确立方式确立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民主共和制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内战)
法国大革命多次反复,最终确立民主共 和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君主立宪制
德国王朝战争君主立宪制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

——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成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表现.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19-03-01更新 | 52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沙俄武装强占伊犁、阿古柏盘踞新疆喀什等地、日本国入侵台湾,清朝面临边疆危机。海防与塞防成为清朝重臣们争论的焦点。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李鸿章“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王文韶“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左宗棠“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编自尹金海《学术视野中的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等

材料二   世界主要海权国家崛起的模式

国家崛起模式
西班牙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殖民扩张
荷兰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殖民扩张+暴利的商业贸易
英国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殖民扩张+暴利的商业贸易+工业革命
美国海权(海军+海洋法律+海洋秩序)+殖民扩张+暴利的商业贸易+工业革命+技术创新+软实力

中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列强炮舰面前遭受的屈辱一直激励着我们要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决心。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发展军力是为达成国家的战略目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海上强国梦”

——摘编自刘中民《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官员应对边疆危机的主张及他们争论的焦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海权观念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相对封闭的区域性为主的发展状况被打破,首先是以西欧为主导的全球性殖民扩张建立起地理上的全球联系。随之,海路大通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陆路交往,世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进程。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商业贸易、人口迁移、宗教文化等出现了空前“哥伦布大交换”。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促使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图地运动在使农民成为流浪者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出卖廉价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

——摘编自孙丽红《试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 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3·四川宜宾·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达尔文主义由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提出,认为自然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原则适用于人类社会。19世纪70年代后,该思想先后传入美、日。美国拥护者认为,政治活动最强者是“生存斗争”的获胜者;经济生活得到幸福和成功,是自由经营者证明他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19世纪后期,美国拥护者还提出大公司兼并小公司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殖民地是强国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强大民族的保护和指导。日本拥护者加藤弘之还认为,天赋人权思想不适应时代,获得民权要靠竞争;想获得更多权利,就要积极支持国家参与世界竞争,而战争不过是一种激烈竞争而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晚期西方风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传统中国温情脉脉的“礼”和以德为本的宇宙观逐渐被颠覆。19世纪末,社会进化论传入中国并逐步影响思想界。深受加藤弘之影响的梁启超认为“世界之中……强者常制弱者……欲自由权者……惟当先自求为强者而已”,这一认识成为激发民族主义和改革意识的启蒙理论。到1918年末,梁启超游历欧洲深受震撼,西方现代文明幻灭的悲观氛围代替了西方进步的乐观,其对进化论的信仰亦随之动摇,提出“国界必当尽破,世界必为大同”,认为民族主义时代虽为现代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未来世界将归于万国大同主义时代。晚年梁启超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复归传统的天下主义。

——摘编自高力克《梁启超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析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在不同时期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认识并分析其原因。
2023-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