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91年,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导言》指出巴黎公社“取消资产阶级的等级授职制和官吏的一切特权,所有公职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群众监督,工作不称职时可以随时撤换”;“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只付给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巴黎公社的这些措施有利于(     
A.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B.树立公职人员的社会威信
C.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D.防范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
2 . 对比17世纪与19世纪中期欧洲男装的变化,这主要源于(     
17世纪男装19世纪中期男装
宽檐帽窄边帽
戴假发留短发
羽毛披风斗篷燕尾服
佩剑手杖
高跟皮鞋低跟皮鞋
A.科技进步B.思想解放C.工业革命D.流行风尚
2024-01-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对比17世纪与19世纪中期欧洲男装的变化,这主要源于(     
A.科技进步B.思想解放C.工业革命D.流行风尚
2024-01-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8世纪以前,中印棉布衣服在英国曾风靡一时。而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输入棉纺织品,宣称输入的棉货“消耗国家的财富”,“夺去人民的工作”。这一法令(     
A.加速了英国原始资本的积累B.有助于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C.妨碍了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D.体现出禁欲主义色彩
2023-09-27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021-10-07更新 | 382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请分析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0-1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8.034.153.662.063.0
中国33.329.819.712.5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2019-01-30更新 | 3132次组卷 | 67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D.达尔文进化论
2019-01-30更新 | 2484次组卷 | 59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2019-01-30更新 | 2942次组卷 | 8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农村制造业最先出现于英国并在那里发展得最成功,尤其在毛织品的纺织和编织方面。到了1700年,英国产业开始普遍倾向乡村化而不是城市化,并严重依赖于发放制度。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从1700年起就出现了下降趋势,并在18世纪继续减少。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普遍采用轮耕种植,传统农具得到改进,从而实现了一场令人欣喜的技术变革,为英格兰正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村发生的相似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