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851年,英国仅用9个月建成水晶宫。水晶宫的建造使用了3300根铁柱、2300条铁梁和84000平方米的玻璃,所有的建筑构件都是在英国各地预先制成的,然后运输到伦敦用机械方式组装在一起。这体现了(     
A.工业资产阶级追求富足的生活B.知识和技术的全球化
C.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D.工业化大生产的成果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英国教师的职责、行为规范、教师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仍以男性为依据。19世纪以来,大量男性“逃离”教师行业,大批女性进入教师行业。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化进程推动社会分工变化B.蒸汽时代教师生活境遇的改善
C.机器生产使阶级结构发生变革D.工业革命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我们热诚希望和解,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想实现联合,以达到我们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们曾向反对我们的人开诚布公地伸出友谊之手。”这表明巴黎公社的领导者(       
A.放弃了暴力斗争的革命方式B.尝试以和平的手段实现目标
C.极力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D.积极促进国际工人阶级联合
2024-03-16更新 | 8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表

——摘编自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750~1900年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占比变化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研究蒸汽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历史,某同学读了《瓦特传一工业革命的旗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这些摘录,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摘编自【美】安德鲁·卡内基《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请你阐述从上述摘录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要求:结论明确,结构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7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了工厂制度,到19世纪中叶,所有的棉布都已经在工厂中生产。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这表明近代工厂制度使(     
A.垄断组织得以确立B.社会阶层逐步固化
C.手工工场得到扩张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23-02-10更新 | 60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展模式虽以经济为表征,其实质是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发展方向、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如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英美的自由放任模式)、莱茵模式(欧洲大陆的赤字福利国家模式)。易陷入市场至上、股东利益优先的自由放任状态是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先天缺陷;以德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又很难在公平和效率间达成平衡……

——摘编自崔洪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东亚模式—三种模式交织下的全球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以"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持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12-27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在此,恩格斯(     
A.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
C.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D.指出了无产阶级走向联合的时代要求
2022-07-27更新 | 77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漫画

《霍乱滋生之地(伦敦)》(1852年,英国约翰·利奇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霍乱滋生之地》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7-22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

人物兴起主要内容
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规定每天的工作量,这种工作量是以第一流的工人的高工作效率作为基准的;为了使工人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将工具、机械、材料   以及工作环境加以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给予较高的报酬,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作任务完不成,则给予较低的报酬或课以罚款。
梅约20世纪4060年代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从人的行为本性中激发出动力;主张对职工采用一套笼络感情的管理办法,进行精神和物质收买。
卡斯特20世纪70年代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把一个企业看成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即系统。在权衡比较时,要注意从系统的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同时注意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各种方案的影响。

——摘编自洪君彦《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及其代表性著作》


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2022-05-13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