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如图漫画名为《下一个》,由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画中的章鱼代表洛克菲勒创办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章鱼触手所缠绕的是政客及美国国会。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垄断组织发展迅速
2024-06-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1891年,泛德意志联盟成立,以抵制一切反对民族发展倾向,支持德意志民族愿望为目标。1912年,其主席公开宣称:“如果说某一个国家有理由关心如何扩大它的势力范围,这个国家就是德意志帝国……我们需要工业品的销售地区和工业原料产地。”这反映出德国(     
A.技术革新需求迫在眉睫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民族独立意识逐步觉醒D.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2024-05-3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美国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发明了被誉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缝纫机。同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Singer SewingCo.简称“胜家公司”)成立。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发展历程

1867胜家公司在英国设立分厂,并陆续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诸多分、子公司,是美国第一家在全球同时生产和大量销售同一种产品的跨国公司
19世纪晚期胜家公司制成世界第一台电动缝纫机,销量达135万台,基本形成一个专门从事分销及业务推广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胜家形成了遍布全球的3万多家专卖店和经销点的强大销售网络,并成功转向多元化经营。这其中包括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以后的航天飞机计划
1994胜家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上海胜家缝纫机有限公司
2005胜家最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由个人电脑控制操作的FUTURACE-200缝纫机,兼具多功能缝纫和电脑绣花,成为时装设计最理想的工具之一

——摘编自任永菊《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等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     
A.工业革命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衰落B.英国已率先完成农业现代化
C.工业发展影响英国农民劳动观念D.英国农民逐渐向资本家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纺织机发明以后,英国大量制造机器,对金属的需要量急剧增长。18世纪中叶,但出于对水力的依赖,工厂大都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使得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庞大的厂房、隆隆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英国工厂制兴起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创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024-05-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16—18世纪期间支持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棉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工业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无论是官营的华盛纺织总厂、湖北织布局、上海织布局等,还是私营的裕源纱厂、公益纱厂、业勤纱厂等,所用设备无不从英、美等国进口。但是引进的机芯属于国外淘汰的旧机,部件破损,整体不配套,“每万锭纺机中,梳棉机之配合不足,以致梳棉功效不佳,影响成纱产品俱巨”。虽然洋务派奏设广方言馆、新式学堂,遣送幼童出洋留学,期望通过这一系列途径掌握西方核心技术,但属于中国自主的技术创新始终无法落地,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只能受制于人。

——摘编自方逸韬、杨德才《打开“技术黑箱”:技术进化视阈下近代中英棉纺织业的发展差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崛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困境,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困境的根本原因。
2024-04-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货币体系变迁烛照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奥匈帝国和俄国流通的不是银币而是不可兑换的纸币以来,实行银本位制的德国再与东欧这些国家开展贸易就吃亏了。实行金本位制要求掌握新的铸币技术,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英国成为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德国贸易的大部分资金是从伦敦市场以先令计算进行融资的,因此也就等于一定数额的黄金。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可以免去信用顾虑,原先的货币制度可以视为前统治者的事物加以废除。普法战争中战败国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给德国,德国利用这笔赔款换回黄金并铸造成硬币。1871年,德国实施金本位制。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给美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的提议下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与会的44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是:规定“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因此而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度。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资金的配额决定各国投票权的大小。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德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因素。金本位制的建立促进了德国的崛起,结合所学,说明崛起的德国在20世纪初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二战后期世界货币体系重建的时代背景,并综合评价这一体系。
2024-04-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改变了欧美的社会结构,社会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社会向着越来越平等的方向演进。因此托克维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材料意在强调(     
A.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B.身份平等有利于民主发展
C.产业革命导致了阶层分化D.贵族和平民地位趋于平等
2024-04-09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一些经济学家推崇友邻互惠的自由贸易。而法国一些学者则借助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著作,认为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应保护本国产业实属必要,法国必须在此前提下与英国通商,并获得了政界的认可。这反映了(     
A.德法两国的经济竞争力存在不足B.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欧洲垄断资本利益冲突日益严重D.欧洲大国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10 . 下图为1870年和1910年英、美、法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霸主
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发展速度都比较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