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最突出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附近河流,城市用水卫生条件差。其次,人口迅速膨胀还带来严重的住房拥挤问题,两人以上共住一间房间从19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再次就是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英国在城市化变革中新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例如,社会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极大不安定因素,犯罪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普遍规律,18051848年英格兰犯罪人数由4605人上升到27816人。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英国,逆城市化渐成趋势,其城市化水平由1931年的80.4%减至1960年的78.44%,此后的50多年基本不再增长。

——摘编自任泽平《英美城镇化经验与中国城镇化趋势》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为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期带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随后,英国大企业总部落户小城镇也渐成趋势,例如,英国泰晤士水公司总部在斯文登小城,英国燃气公司总部设在温莎小镇。许多跨国企业也把英国总部设在了小城镇,如能源企业E.ON的英国总部在考文垂小城,丰田英国总部在朴次茅斯小城。

——摘编自许燕红《伦敦逆城市化发展“小而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逆城市化的影响。
2 . 【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

材料一   重商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兴盛于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它在西欧各国基本上都出现过……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时代是西欧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正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扩大生产,发展贸易,追逐黄金,增加财富。这必然导致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因此,为了达到重商主义的目的,谋求与王权的结合,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是重商主义者的普遍政策主张。

——摘编自张国昀《论重商主义》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英国开创以近代工业为生产力基础的市场经济。产业资本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新主角,他们关切经济政策,要求有适合工业资本发展的新制度、新理论和新政策……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有只“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出版的《国富论》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在经济自由主义与重商主义的几次较量后,英国成为第一个自由贸易大国,确立了经济自由主义。这次经济政策变革的背后是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至此,经济政策的“钟摆”转向经济自由主义,带来了“好日子”: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然而,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逐渐突出……1825年英国发生了首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此,生产急降、企业破产、投机泡沫、经济混乱等经济现象,加上失业、贫困严重和阶级矛盾等社会现象,成为常见的危机景象。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从重商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商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经济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
2023-06-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对自由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个人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个人自由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人的目的和幸福的根本,又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之一。个性的自由发展及其运用到怎样的程度乃是衡量社会好坏的尺度。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史,任何对个性自由的干涉都将造成社会停滞的严重后果,政府在对个人的态度上应采取放任主义。密尔认为事情由个人来做总比由政府来做更好一些,对于个人的福祉,个人总是关切最深的,一件事办得最好的总是那个与此事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虽然有的事情个人不如政府办得好,但仍宜于让个人来办,因为这样可培养和锻炼个人的创造精神。再者,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力会带来严重的祸患,尤其会限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而个性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首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英)约翰·密尔《论自由》

材料二   严复的自由观主要是从富国强民的角度,强调国家自由优先于个人自由。强调群众集体主义,即每一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利,但这个权利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就是你的权利不能侵犯到他人的权利,不能因为你行使权利而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且你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他认为:“西士计其民幸福,莫不以自由为唯一无二之宗旨……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之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小己自由,非今日之所急,而以合力图强,杜远敌之凯觑侵暴,为自存之至计也。”

——摘编自苏中立《百年严复——严复研究资料精选》


某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密尔和严复自由观念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密尔和严复自由观念的不同,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4-03-1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奴隶贸易作为一种历史因素,刺激了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发展。换言之,持续400多年的奴隶贸易给当时正处于初始阶投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机会、改革和变化……奴隶贸易对非洲现代化的具体影响是什么呢?从经济上看,非洲青壮年劳动力的损失是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此外,商品内容和交易形式的改变也不可忽视,奴隶贸易将抢劫和暴力引入了交易过程。

——摘编自钱乘旦、李安山《世界现代化历程;非洲卷》

材料二   工业革命开始了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的新时期……英国机织布以其低廉的价格首先把欧洲大陆的传统棉布挤到一边,接着以其进一步增长的优势打入棉纺织品的故乡——南亚次大陆。……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工业资本家需要东方为其提供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摘编自钱乘旦、李安山《世界现代化历程:亚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奴隶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国家殖民活动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当时西方加速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因素。
5 .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扶贫济困,保障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社会救助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力量,政府在社会救助中起组织和领导作用,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律令,对社会救助事宜予以规定和指导,由地方政府督促实施。南宋以后,社会力量更强大,在社会救助各个领域逐渐占重要地位。社会力量包括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其中家族、宗族在民间救助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宋代,宗族救助制度化,使得族人旧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济贫机构方面,唐时是由政府接管原属寺院主管的病坊,北宋时主要是由中央统一诏令各地兴办,而南宋以后,则由各地自行设立,经费也以地方自筹为主。救助方式上,贩灾救荒时招商、劝分等方式增多;救助实体的经营上,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兴办实业,获取稳定的收益,以维持机构的长久。

——摘编自王颜《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

材料二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批准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和1889年,又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与伤残强制保险法》。德国保险三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国家对民众生存状况的保障,由社会救助发展到社会保险,从而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历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此产生。

——摘编自周佩璇《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材料三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先在上海启动。经市政府同意,1993年上海市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并于当年6月1日开始实行。这个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1996 年12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1997年9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同时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也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1999年9 月2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轨道。到2007 年9月底,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77个涉农县(市、区) 已全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摘编自刘喜堂《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及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的英国,在手工工场里,每个工人只从事某一环节的操作,生产工具和方法固定,每个环节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同时,工场里集中了大量劳动力,工场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经营经验。1662年,英国成立了西欧第一个科学家组织,从17世纪后期开始,英国进入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时代,从1680年到1759年,英国登记的发明专利共达532项。

——摘编自刘景华、任世江《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

材料二   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许多地区,促使人们改变了其生活方式,但是,问题在于:工业革命对欧洲人来说,生活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持乐观态度的史学家认为,工人分享到了欧洲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所带来的好处,使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一种迄今人类从未达到的普遍高度繁荣。另外一些史学家则认为,上述分析忽视了城市工厂生活施加在工人身上的苦痛。然而,不管当时在城市生活是令人愉快还是如入地狱,只有我们深入体察这种生活,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工业革命对那些置身其中的人的全部影响。

——摘编自(美)菲利普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生产技术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方面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并指出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重点考察的“世界市场”是指“资本”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不断扩张的产物,资本的不断扩张在一开始就与殖民地的开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把这种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后,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阶段,这时的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

摘编自朱丽君、阎孟伟《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依据上述材料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清晰。)
2023-07-0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科尔沁左翼中旗民族职业中专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文明的兴衰】

汤因比系统阐释文明一般均需服从的历史规律,即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衔接的因果关系是“挑战”和“应对”的对立统一关系。每一种文明都不简单,成长本身同样艰难,如果成功应对,文明将继续发展,如果应对失败,文明随时转入衰落或毁灭。

每一个文明的兴衰,都有着广泛的动因。不同动因对不同的局部产生着不同影响,每个局部都会以不同方式对动因所驱使的力量做出不同反应,并起到自己的作用。文明选择正确的时代趋势,会使得文明迅速成长与发展,甚至成为世界优势文明。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3-06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壮大起来。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城市游离于传统自然经济,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支撑的封建主们所能提供的政治和经济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实力的增加使它们积极寻求生存空间的扩展,这必定会与封建主发生正面的冲突,封建主们由城市刚兴起时对城市起的积极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这时,城市中新兴的市民阶层便利用自己手中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联合日益强大的王权,反抗封建主的统治,继而成功摆脱了封建主的束缚与压迫,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城市兴起由于其符合封建主的利益,封建主们便积极支持城市的兴起并参与城市的建设,如汤普逊所说,“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

——摘编自孙柳《论西欧封建主促进城市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凡是能够提供完备齐全的生产性及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城市,那样的企业就投资省、效率高。这就导致工业趋向于集中,城市工业逐步扩大,并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化生产是与农业生产不同的,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产系统。工业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面向市场、开放性的商品生产,不带有自给性。商品交换不断扩大,促进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集中。城市是人口集中、企业集中的地方,又是生产集中、消费集中、市场集中的地方。工厂集中并靠近城市,也就进一步接近主要市场商品,也便于运输向各地扩散。同时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固定性极强的工作,而不能像农民那样有比较充分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为了满足工人的需要,由此城市便产生了服务业,后来逐步演化为所谓的第三产业。

——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简要指出“结果是革命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西欧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表现。
2023-05-15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世博

1851年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为玻璃和钢等预制结构搭建的“水晶宫”。进入其中,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莎士比亚、牛顿、克伦威尔等著名人物的雕像。25个国家和20多个殖民地的10万余件展品在“水晶宫”展出,总参观人次达600多万。机械展区最为可观,展出了蒸汽火车头、水压机、农用机械、纺织机、天文望远镜、缝纫机、座钟等;工艺美术品展区内既有精雕细刻的金银铜制品,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服饰;在中国展区,摆满了瓷器、丝绸、花伞等传统工艺品;在外国展厅中,美国的展品不输英、法、德等国,除了农业机械设备,还有电报机和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世博会的组织者在交通、住宿和负担能力方面考虑到了工人阶级的需求。很多工厂也以不同形式鼓励工人们参观展览:有的出钱购买门票,有的给员工放假并发放补贴,有的对参观费用给予报销。

——摘编自傅新球《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1)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2)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对那个时代有什么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2023-07-2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北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