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如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导致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1688—1959


A.圈地运动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政府的经济政策D.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2022-10-05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增长是以国民的普遍富裕为基础的,富裕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者掌握的财富越大,国富,即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就会被越多地生产出来,国家的财富也就不断地扩大。如果劳动者生活维持费用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症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就是社会处于急速退步的表现。他还认为,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必须遵循经济的自由原则。为此他提出“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的原则。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据《国富论》(1776年出版)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国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

——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材料三: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
198038%43%42%30%
199640%52%43%4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国富”的认识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每当夜色降临,欧洲各地城市会实施宵禁。1617世纪,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英国咖啡馆、餐厅、小酒馆可以通宵开放。18世纪是欧洲城市夜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些城市夜晚也不再关闭域门,甚至连城墙都推倒了。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伦敦也出现了斯特兰德广场、莱斯特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三大夜生活商贸中心。

材料二   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人类在黑夜的很多活动其实都具有经济意义,无论是夜生活的兴起,还是夜间劳动,本质上都是夜间的经济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欧洲夜间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近代夜间经济活动。
2022-07-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18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5 . 下表是《1865-1913年英国和美国的专利注册数对比》,该表格可以用来说明
1865—18691875—18791885—18991895—18991905—19091913
英国229933799371134191542316599
美国108591368921666216803322033917
A.经济体系中心转移的趋势B.世界格局正处于重大变化
C.市场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D.垄断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关于棉花产业演变的趋势,并予以说明。
7 . 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8 . 从公元前700年左右开始的城市化是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比】马克·安托罗普《欧洲的景观变化和城市化进程》


图中反映出欧洲城市化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0-06-25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地图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工业革命中普通劳工生活水平”的问题,在20世纪英国历史学界曾引发一场激烈而持久的争论。1929年,克拉潘的《现代英国经济史(第一卷)》出版,书中提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劳工生活标准在实际工资、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以往“工人阶级的一切一切都每况愈下”的观念是缺乏实证性依据的。哈蒙德提出反驳:更多更好的食品与衣物代替不了工业化对生活质量的破坏。3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争论,并在五六十年代达到最高峰,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对阵营垒。

乐观派悲观派
劳工的生活标准并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恶化,并从1820年左右不断得到明显改善。工业革命开始后,劳工的生活标准不断恶化,而且工业化本身即是导致恶化的重要原因。
生活标准指的是“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些可量化的物质性指标,如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水平、消费品结构等。生活标准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即生活的“质”的方面。“财富的大部分明显是劳工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又以同样明显的方式落到了雇主的手中,用心理学的观点看,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感觉中十分酷似生活水平的下降”。
“改善”是一种一般趋势,是整个劳工阶层的平均状况。用实际工资的平均值来说明劳工的生活标准没有意义,因为它忽略了各地区和行业之间、熟练技术工人和占大部分比例的非技术工人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将带来生活标准的普遍改善。尽管工业革命期间人均产出不断增长,但收入分配的比例却不利于劳动阶级。

——摘编自徐滨《英国工业革命中劳工生活标准的争论与辩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 对材料中的观点(整体, 任意派别、学者, 或任意一点均可)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予以说明。(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说明须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英国广告

材料一   报刊广告词(节选)

大西南铁路公司开建从图拉莫尔到阿特格隆的新支线。该方案在议会已经通过,为顺利筹建,根据议会法案提出的建议,大西南铁路公司创建新股份,用于筹集新干线的资金。
雷德芬公司,淑女的专属裁缝师。在巴黎、爱丁堡、纽约均有连锁品牌。HM女王和H.R.H威尔士王妃指定品牌。包含礼服、外套、围巾和帽子等商品。雷丹先生准备好了一系列迷人新品,即将引领下一季的流行趋势,可免费邮寄样图以供选择。
新美国牌缝纫机,产于美国,伦敦维多利亚大街有售,可手摇、脚踏,适用于家用、裁缝,衬衫制造商等,这台机器自动穿线,世界仅有。

材料二   

材料三   

——摘编自喻冠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广告发展研究》

(1)按照不同标准对英国广告进行合理分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024-05-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9 世界近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